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交通、教育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6 04:07

  本文选题:交通 切入点:教育 出处:《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理论分析,利用2005~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公路密度对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长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但这种效应表现出门槛特征和非对称性;受教育程度与公路密度的交叉项对农村居民收入也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而且,受教育程度提高有利于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但在交通条件不同的地区作用大小有差异;劳动力负担人口和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随公路密度和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而变化。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发展在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上具有互补、协同效应,其作用机制是为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转移和劳动配置优化创造有利的客观与主观条件。
[Abstract]: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influence of highway traffic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on the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by using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5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road density affects the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Both wage income and operating income growth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but this effect shows threshold characteristics and asymmetry. The intersection of education level and road density also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rural residents' income. The increase of education level is beneficial to the increase of rural residents' operating income, but it has different effects in different areas with different traffic conditions. The influence of labor burden population and per capita cultivated land area on the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varies with the road density and the education level of rural resid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re complementary and synergistic in promoting the income growth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The mechanism is to create favorabl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onditions for the transfer of rural household labor force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labor allocation.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解决西部地区贫困问题研究》(10BKS02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分类号】:G40-05;F512;F3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国,韩建平;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下滑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统计;2001年03期

2 ;农民增收的差距在哪里——2001年农村居民收入层次分析[J];浙江统计;2002年03期

3 王嘉瑞;从农村居民收入看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J];社科纵横;2004年01期

4 周虹,赵慧娥,宫丽;辽宁省农村居民收入比较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何玉霞;;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双重经济效应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许韶杰;;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均衡关系分析[J];统计教育;2007年08期

7 顾和军;钟甫宁;;江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一个分析视角:基于要素角度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陈景华;;浅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差异性[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李楠;胡建兰;;改革开放30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经济影响[J];求索;2008年12期

10 康宁;;拉动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双增的政策性思考[J];统计与咨询;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韩巍;王承武;;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基本特点及促进增收建议[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2 夏龙;王兆洋;;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桂芝;潘建伟;;财政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类分层调节效应研究[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何蒲明;黎东升;;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实证研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同;浙江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保持较快增长[N];中国信息报;2007年

2 张步俊;我市农村居民收入再创新高[N];咸阳日报;2008年

3 严吉科 谭志芳;康定农村居民收入达1308元[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4 付子英 刘铮;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5 记者 黄应来 通讯员 粤调;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长14.5%[N];南方日报;2012年

6 记者 程伟;陕西出台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N];陕西日报;2014年

7 刘颖 本报记者 牛悦;城镇居民收入增9.8% 农村居民收入增13.1%[N];贵阳日报;2014年

8 记者  周大彬;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N];丽水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杜丹丹 谭华健 陈恒才 通讯员 国中调;农村居民收入五年增六成[N];中山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刘瑛;城市消费应成为启动消费重点[N];中国企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陶应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李颖;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王辉;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秀红;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伟;甘肃省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刘鑫鑫;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万波琴;陕西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李良;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范良;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吕昱晨;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费玮;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玛尔孜娅;新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9 田X;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等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10 杨文俊;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18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618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1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