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源濂教育救国思想探析
本文选题:范源濂 切入点:教育救国思想 出处:《教育评论》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范源濂是清末民初时期的著名教育家,他针对时弊,主张通过发展教育来救国,并为此身体力行。他认为,教育关系着国家的盛衰兴败,而要实现教育救国,必须对旧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一套切合国家现实需要的新体制。同时,提出人才是强国的根本,呼吁大力培养实学人才,从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救国思想。
[Abstract]:Fan Yuan-lien was a famous educato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He advocated saving the nation by develop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ing it. He believed that education had a bearing on the prosperity and failure of the country, and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realize education to save the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old educational system and establish a new system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al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a powerful country, and a set of systematic ideas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salvation are formed.
【作者单位】: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四川大学;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范源濂教育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XJK013CLL004
【分类号】:G40-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天宝,姚辉;我国近现代“教育救国思想”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2 石彦陶;黄兴与民国教育的奠基[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3 扶风;现代化·现代人与现代教育——评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4 张天宝,王攀峰;我国近现代“教育救国思想”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李永贤;;国家之光 人类之瑞——马相伯教育救国思想及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李华兴;论民国教育史的分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7 ;民国教育备忘录[J];21世纪;1998年01期
8 李华兴;民国教育与中国现代化[J];江海学刊;1997年03期
9 董应龙;朱家楷;;浅析抗战前十年的民国教育[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刘华明;;浅释黄兴的教育救国思想[J];天中学刊;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黎琳;;孙中山与民国元年的教育改革[A];“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论坛交流材料[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陈菁霞;学者指出:民国基础教育思想值得学习[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本报评论员 笑蜀;教育家办学需要最高力量推动[N];南方周末;2010年
3 蔡可;“语文”之痛的历史映像[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山东省威海市第一中学 曲雪英;教育怀旧是一支无奈的镇痛剂[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王鹏;清末民初幼童留美与清华学堂的创办[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煜;江苏民众教育馆研究(1928-1937)[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赵云;民国山西教育“模范省”由来探析[D];山西大学;2011年
2 张萌萌;范源濂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王亚茹;黄炎培教育救国思想形成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汤志华;论早期毛泽东的教育救国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自华;融贯中西,因地制宜:对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点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师萍萍;民国时期的识字运动(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西义教(国教)经费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毕景艳;民国时期教育家型校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海印;北洋军人办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10 于伟敏;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义务教育研究(1927-1945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24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624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