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教育的优方式——以课程为载体的交往、沟通——基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8-05-16 06:47

  本文选题:教育起源 + 课程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17期


【摘要】:历史上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很多,大多数观点的缺陷在于将教育产生的可能条件和必要条件割裂开来。本文认为,教育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也正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中,教育才得以由产生到丰富化、多样化以及延续化的发展。同时,在交往、沟通的背景下,课程是教育发展的最大助力。
[Abstract]:There are a lot of views on the origin of education in history. The defect of most views lies in the separation of the possible conditions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education comes from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 It is also in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 that education can be enriched, diversified and continu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ontext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is the most powerful force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山东英才学院;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研究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处境不利儿童发展现状与补偿教育机制研究”[EHA120366]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游戏背景下幼儿美德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研究”[13051038B]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宋占美;夏竹筠;;公平与质量的持续求索与挑战——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的再审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08期

2 高瑾;宋占美;;自由的“监禁”——对《规训与惩罚》中自由约束的理解[J];作家;2013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方黎;;体验式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肖海平;邓银城;;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5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韩久建;;课堂互动活动有效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王开友;;概念教学及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金祥林;在实践中发挥教育目标的工具性职能[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9 邢金萍;论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张宇;马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探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兆t,

本文编号:1895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895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e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