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元价值取向与问题学生困境
本文选题:教育一元价值取向 + “问题学生”多元价值取向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8期
【摘要】:当前,教育存在一元价值取向的困境,教育不允许落后却又在制造落后者。这一困境的实质在于教育一元价值取向与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的冲突,这一冲突也是"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坚持以人为本,建构教育多元价值取向是教育摆脱自身困境并解决"问题学生"现象的根本途径。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a dilemma of monistic value orientation in education, which does not allow backwardness but creates laggard. The essence of this dilemma lies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one ele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which is also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students". It is the fundamental way for education to get rid of its predicament and solve the phenomenon of "problem students" by insisting on people-oriented and constructing multi-value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2012年度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从病理学走向人本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转换——基于问题学生研究》(项目编号:12YJA710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汪昌华;;教学中个体差异性平等的内涵及实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胡宜安;;从病理学走向人本学——问题学生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良;“以德治国”方略的鲜明时代内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杨金刚;走出民主观念的五大误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夏玲,徐静;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创新——试论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金怡顺;永保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优势[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王孝哲;;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王强;;中国法治化的动力模式及其必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方徽聪,黄学文;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建设[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梁宏;;发挥统一战线的功能优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朱文鸿;;构建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行政问责机制[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吕晓明;;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权力制约权力机制[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5 柯利;;邓小平的实践哲学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启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曹姣星;;中共历代领导集体社会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林;李敏;陈玉新;;大学生要做创建安定、和谐校园的模范[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8 刘熙瑞;;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9 吴刚;;关于北京市东城区“胡同民主现象”的调查与思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10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看《基本法》23条立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博;脱贫经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强;金融与GDP增长[D];吉林大学;2011年
8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肖应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傅小兵;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姬鹏超;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影响与启示[D];湘潭大学;2010年
5 于云云;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制度防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魏奇;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教育[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杨美;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淑贞;毛泽东人民观的反思与启迪[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景少素;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杨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2 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3 黄少兵;徐波;辜大庆;;国内关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毛景焕,赵准胜;从多元智力理论看教学的公平性和学生发展的平等性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会梅;;教师教学领导行为与学生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2期
2 张翔;卢志刚;;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危机之社会学审思[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周东明;论学校和班级中的活动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4 江喻洪;;从“拖堂”说起……[J];教育科学论坛;2001年04期
5 ;如何看待学生的过失[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6 张鹏;;让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7 蔡晓莉;龚其正;;网络下的阅读活动及其评价[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7期
8 郭晚盛;;校长听课评课要“六看”——兼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6年01期
9 魏虹娣;;学科心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年Z1期
10 筠_";丹兰;;教学与发展:全国教学论专题学术研讨[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丽恒;;初中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之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陈丁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制”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文清;;校本研究的路径及基本方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课题组;;构建普教、职教和谐发展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5 刘赤;;关于优化课程的思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6 沈立新;;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新习惯养成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7 顾建忠;仲建毅;;《小学生“成功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8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陈宏杰;;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安方明;;赞科夫的“一般发展”理论在90年代的新发展[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珂;“学生发展性评价”内容与方法出台[N];福建日报;2004年
2 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团总校校长 曹衍清;建设适宜学生发展的评价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赵小雅;评价:着眼于学生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季团卫;情系学生发展 爱心创造希望[N];西藏日报;2004年
5 魏忠;坚持内涵发展 打造教育明珠[N];江苏法制报;2008年
6 沭阳县耿圩中学 张虎 蔡桂川;构建和谐班级 促进学生发展[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叶红;以环境教育 促学生发展[N];文汇报;2007年
8 青岛艺术学校 胡修江;顺“性情”还是尊“教化”[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岳陆;办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10 主持人 程熳;不求人人升学 但求人人成才[N];黄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勇鹏;应得与公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冉玉霞;学校教育中的惩罚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占宝;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汤林春;学校效能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虹元;基础教育教师课程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霞;信息技术对学生发展的负面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董瑾炜;班主任影响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伍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帆;基于新课程背景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俞云;上海市二期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斯琴满都呼;选择性学习与学生发展的理论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丹;教师的性别差异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尚金鹏;校本教学研究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来永国;发展性课堂学生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06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90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