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德育:挑战及应对

发布时间:2018-06-03 03:11

  本文选题:“超真实” + 社会规范 ; 参考:《基础教育》2015年01期


【摘要】:当前,虚拟社会给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以及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了解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是我们开展德育的重要基础。"超真实"这一概念,对于我们分析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超真实"指的是一种非真实代替了真实的状态,其主要是由符号主宰生活、仿真文化盛行以及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内爆"形成的。对于青少年道德成长以及德育工作而言,其所带来的是社会存在状态的改变,无疑会产生巨大影响。具体到挑战而言,"超真实"对于德育的挑战主要是:促使社会规范去权威化;逼迫社会规范边缘化;导致社会规范无根化。在应对这一挑战上,教育者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引导青少年正确辨别"真实",进行真实观与符号运作方面的教育;二是为社会规范赋予时代内涵,更新社会规范及其表达方式。
[Abstract]:At present, the virtual society has brought many challenges to the moral growth of teenagers and moral education work.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rtual society and reality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us to 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 " The concept of "super-reality" has important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u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rtual and reality. Ultra-reality refers to a state in which non-reality takes the place of reality. It is mainly formed by symbols dominating life, simulation culture prevailing and implosion between truthfulness and non-reality. For the moral growth of teenagers and moral education, what it brings is the change of the state of social existence, which will undoubtedly have a great impact. As far as the challenge is concerned, the challenge of "super-reality" to moral education is to promote the disauthority of social norms, to force the marginalization of social norms, and to lead to rootless social norms. To deal with this challenge, educators can start from two aspects: one is to guide young people to correctly distinguish "reality", and the other is to giv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imes to the social norms, and to educate them on the concept of reality and the operation of symbols. Update social norms and their express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超真实”的出现与德育范式的转变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昕;赵铭恕;;真实的消亡——鲍德里亚“超真实”的后现代文化逻辑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2 林美香;;范式转换必须创新教育学话语[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3 苏晓芳;;仿像教学:网络时代的教师行为延伸[J];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04期

4 史宁;成伟;;何所与何为:道德形成的基本依据、规律及德育原则[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22期

5 樊浩;;电子信息方式下的伦理世界[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娜;;“异相”的残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2 张莉莉;;试论《白噪音》的拟像世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3 方婷;方明;;传统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色彩——读菲利普·罗斯的《凡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4 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王熙;;篇际互文性分析对教育研究的借鉴意义:解读身份认同的新路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6 朱海林;;可能性:后现代道德自由的实现领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孙淑华;;后阅读时代大学生经典名著的阅读现状及对策[J];图书与情报;2010年04期

8 郭永梅;;浅析巴塞尔姆《气球》中的后现代哲学思想[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9 原魁社;;由制度之“畏”到内心之“敬”——诚信规则的内化路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缪未雨;;试论“沉默的螺旋”生成的心理结构依据和物质手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蔚华;;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2 牛静;;雄辩建构事实?——从修辞学视角分析西方新闻报道的传播技巧[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吴苑华;;德国哲学:前世与今生——从现代性批判的层面上看[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0)[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莎;艺术在别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兰生;詹姆斯·乔伊斯的文化焦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2 周艳飞;戈尔丁对荒岛文学的继承和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小倩;二战后美国招贴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刘军;福柯主体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郭艳英;试论《万有引力之虹》的后现代性[D];南昌大学;2010年

6 田大为;西方现代家具设计有机理念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彩云;试论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敏;现代插画的时代语言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郭佳;城市地下环境艺术[D];东华大学;2009年

10 吴昊;中国电视娱乐类节目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帅;;媒介教育的反思与信息的自我甄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2 唐松林;曾琦;;消弭与重建:拟像时代的教学形态[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 肖绍聪,刘铁芳;从文学书到图画书:读图时代的教育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曹建平;;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及其实现途径[J];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05期

5 程少波;论转型时期的教育话语[J];教育评论;2000年03期

6 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于述胜;探寻中国教育研究的民族话语[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23期

8 林仕彬;刘良华;;由“单向流动”迈向“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樊浩;[N];光明日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谦;;清代民间调处中的民间社会规范探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刘丽;霍莹;;为什么说法是特殊的社会规范[J];才智;2010年03期

3 梁光勇;;社会规范的形成与运作——以合作为视角[J];学术探索;2012年02期

4 庄平;社会规范系统的结构与机制[J];社会学研究;1988年04期

5 С.Л.采帕耶夫,段和珊;社会规范与社会关系[J];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07期

6 董鸿扬;论社会规范[J];学术交流;1988年05期

7 栗庭久;略论社会规范软化[J];江汉论坛;1989年01期

8 庄平;完善我国社会规范体系刍议[J];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9 张祥明;;浅议社会规范的教育[J];教育评论;1993年04期

10 蓝维;;社会规范——背离倾向研究[J];上海教育;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马剑虹;刘,

本文编号:1971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971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a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