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道德尺度失衡:病理性德育的归因追寻
本文选题:病理性 + 德育 ; 参考:《基础教育》2014年05期
【摘要】:病理性德育在归因争论上呈现出责任泛化的尴尬现实,对病理本体之教育进行原点审视,有助于打破这种尴尬找到症结所在。人们在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同时,往往将教学缩水为纯粹的知识和技能的教与学,遗忘了教学本身所承载的道德承诺——善和美的教学。回归教学的道德使命是善的必然诉求,维护个体的主体性、相互付出努力和回归本真是教学道德性得到确证的前提和基础。
[Abstract]:The path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presents the awkward reality of the generalization of responsibility in the attribution debate. To examine the origin of the education of pathological ontology is helpful to break this embarrassment and find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often reduce teaching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pure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forget the moral commitment of teaching itself, that is, the teaching of goodness and beauty. The moral mission of returning to teaching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 of good. It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that the moral character of teaching can be confirmed by safeguarding the individual's subjectivity, making efforts with each other and 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on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SGH13331) 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12XSYK096)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登斌;德育新观念: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王飞;丁邦平;;苏联教学论与美国课程论:在中国的误读与误解[J];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3 张笑涛;;为“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正名[J];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发民;徐光华;;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禁止类推之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仓林忠;1840-1949年中国社会性质商榷[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3 章礼强;新解“调控说”——对“需要干预说”的扬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张彦;《红楼梦》中的称谓与中国传统称谓文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周艳;李新;;教学病理学视角下对“对话教学”实践的审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李小平;;越界采矿研究[J];安徽地质;2004年03期
7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赵必华,刘孝友;发展性教师评价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付强;;论犯罪特征之间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卢志君;;文学作品名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虹;;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结构分析[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许永勤;;对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军事化管理的思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刘可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改革:“公共新闻”——有节制的多元对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黄芳;;从chinois词条的编纂看《新小罗贝尔词典2007》的几点编纂失误之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郭定泰;郭明惠;;双语词典前言浅议[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何晓佑;;信息时代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走向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奉公;;建设科技创新网络促进中部崛起[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8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郑泽之;张普;;关于字母词语的几点思考[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饶世权;鞠廷英;;城市建设中公众生态环境风险的法律防范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8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志杰;上海市小学3-5年级体育教育健康促进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孙心玲;对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运动员村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娟;对初中主观学业弱势学生进行期望教育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朱宇卿;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的效率抗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晓郛;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体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慧敏;聚众犯罪主体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瑞粉;《现代汉语词典》程度副词配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寒;大学生道德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王国超;郑传春;;关于“德育”与“道德教育”关系之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魏开琼;论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4 ;试析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5 丁国强;;个人是现代最重要的政治产品——读《每个人的政治》[J];民主与科学;2011年01期
6 肖群忠;“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新探[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黄向阳;;德育内容分类框架——兼析我国公德教育的困境[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9期
8 徐继存;教学论观念辨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彭正梅;;德国教化思想研究[J];教育学报;2010年02期
10 邓达;;德育与公民教育关系之辨[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书华;;区域性德育网站和校园网德育平台建设的效能思考[J];中国德育;2007年03期
2 姚春雷;侯蔚;;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8期
3 李静;;知性德育的辩白——对知性德育的重新认识[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宫麟丰;;实践性德育与认知性德育之比较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徐娜;;积极探索情感性德育,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J];文教资料;2009年28期
6 王长乐;对自主性德育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高学通,袁日晨;主体发展性德育实践探求[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09期
8 宫麟丰;;“实践性德育”初探[J];中国农业教育;2006年02期
9 孙迎光;;松文化与诗性德育[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2期
10 徐建平;;浅谈主体间性德育的理论内涵[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丽平;当前学校发展性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秋明;发展性德育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卓秀坚;渗透性德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梁惠霞;主体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徐亮;论理解性德育[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70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97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