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隐喻性的教育意义
本文选题:人 + 隐喻性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17年02期
【摘要】:当我们说人是一种隐喻的动物时,我们对人的本质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对这一认识作出回应。教育植根于人的隐喻性,因为人的大脑构成、思维方式和文化身份是隐喻的;教育不能忽视人的隐喻性,否则人的体验性、对话性、诗意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影响。
[Abstract]:When we say that man is a metaphorical animal, we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and our education should respond to this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is rooted in the metaphorical nature of human beings, because human brain composition, mode of thinking and cultural identity are metaphorical, and education cannot ignore metaphorical nature of human beings, otherwise their experience, dialogue, poetry and creativity will be affected.
【作者单位】: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
【基金】: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C249)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情境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师职前培养中的运用研究”(2015JSJG390)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桂森;意义的隐喻性与澄清活动[J];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2 赵耀;;论英汉经济类文本的隐喻性特征及其功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祁占勇,张哲华;若干教师的隐喻性陈述的反思[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4 张阿力;语言的隐喻性与翻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贺宇;刘景霞;;基于隐喻性交际合作原则的李阳家暴访谈隐喻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6 山雨;吕珂漪;;儿童是什么?——对当下儿童隐喻性陈述的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24期
7 李璐;;隐喻性话语的表达结构与成因分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华志全;周正履;;隐喻性话语:认知、关联和推理[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覃胜勇;;从语言的隐喻性看动词述谓结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谢竞贤;梅德明;;隐喻性话语的顺应性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文斌;;同隐喻性·异隐喻性·主体性·主体间性·隐喻间性·主体自洽——对隐喻认知构建与解读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思思;陶瓷茶具的隐喻性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吕海霞;俄语术语的隐喻性用法[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3 张会萍;关联理论与隐喻性话语[D];湖南大学;2002年
4 孙洁;隐喻性广告修辞之认知修辞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肖剑;试论中国戏剧艺术隐喻性对当今建筑空间设计的启示[D];大连工业大学;2010年
6 曹[?;关于see隐喻性搭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封湘英;俄语中含有“说”语义的隐喻性表达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聪聪;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隐喻性幽默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9 曲茜;美国总统演讲中隐喻性手势的认知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0 姜萍萍;纪念与残留[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001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00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