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劳动力有效人力资本构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湖北省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6 05:29

  本文选题:有效人力资本 + 经济增长 ; 参考:《教育与经济》2015年03期


【摘要】:本文从有效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利用湖北省1978~2010年经济与教育方面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各级教育对经济发展实际影响的差异特征。在ADF检验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VEC模型以及方差分解技术对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和动态影响进行了描述与解读。研究发现:有效人力资本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发挥了有限的促进作用,其具体影响在不同层级的有效人力资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要更好地发挥有效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是要促进有效人力资本的深度开发,二是要提升高水平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ffective human capital, using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economy and education from 1978 to 2010 in Hube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ual impact of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ADF test,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interprets the actual contribution and dynamic impact of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on economic growth by using cointegration test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It is found that the effective human capital plays a limited role in promoting the economic growth of Hubei Province, and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effective human capital. To play a better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one is to promote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human capital, the other is to promote the accumulation of high-level human capital.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湖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重点课题“湖北省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动与职业流动的回顾与展望”(批文号:鄂人普办字[2012]1号;项目编号:090-096094)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0-054;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2 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J];经济研究;1999年02期

3 杭永宝;;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类测算及其相关分析[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4 沈坤荣;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持续增长[J];生产力研究;1997年02期

5 张智敏;唐昌海;张炜;;有效人力资本对劳动力结构性演进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3 陆广品;教育产业与现代产业化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胡明娣,成定平;个人意愿教育投资额的决定[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5 张少华;曹怀信;;教育投入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理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6 李惠娟;蔡伟宏;;高新技术服务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新测量[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7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8 郑亚男;;我国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北方经济;2010年14期

9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李玲;论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农村的证据[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蒋辉;张怀英;;湘鄂渝黔边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张炜;;湖北省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与估算[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智敏;唐昌海;;从农村高素质群体到城市中的边缘者——影响技能性人力资本生成因素的观察[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7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9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孟立春;湖南省高等教育对本省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戎天美;我国教育发展对贫困变动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徐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陈晓宇,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3 张军,孙宁;从李斯特经济增长理论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5年03期

4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5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6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7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8 张军;施少华;陈诗一;;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9 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J];经济研究;1991年04期

10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树荣,张耀奇;人力资本涵义与特征论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2 向志强;人力资本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本投资[J];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05期

3 王清智;论语言的经济功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文艺,梁振军;关于人力资本出资的一点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江竹兵;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理论及实际运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贾维霞;构建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相结合的企业所有权制度[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霍丽;试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与产权问题[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黄维德;上海人力资本的使用状况[J];人才开发;2002年03期

9 郑伦卉;从人力资本的特征谈人才激励措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陈蔓生;;网络时代的人力资本[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承坪;;论企业家声誉性人力资本[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李国和;;对人力资本的社会学审视——兼评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平;张贵敏;陆静;孟春媛;;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研究框架的建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罗谌;;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型人力资本效应的实证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向显湖;李永焱;;试论人力资本融资财务[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陈洪安;王婷婷;;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山西省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焦斌龙;;体制转轨与中国人力资本地位变迁:以公有制企业为例[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任建华;;人力资本的完整与残缺范畴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江萍;;基于新准则的人力资本出资的会计处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黄盼盼;陶厚永;;人力资本入股的策略探究——兼论企业高管短期行为的防治[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谈萧;给人力资本出资以法律地位[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文力;用价值资本激励人力资本[N];经济日报;2003年

3 周天勇;农业发展与农村剩余人力资本转移的两难[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陶筠;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从企业开始[N];市场报;2002年

5 刘小东;企业生命力在于人力资本[N];安徽经济报;2006年

6 周莹邋王文彬;信息时代人力资本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三个前提[N];中国人事报;2007年

7 汪蕊 作者单位 审计署广州办;人力资本与服务业比较优势相关性探析[N];中国审计报;2007年

8 方竹兰;从“炒股热”看创新创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记者  俞嘉骏;各地试行人力资本入股[N];组织人事报;2006年

10 王振明;人力资本需要市场化[N];中国邮政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国防;权力结构中的微观权力与人力资本[D];南开大学;2009年

2 朱焱;人力资本财务及其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何东琪;人力资本生成及积累的制度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薛乃卓;基于能力视角的人力资本评价与增值激励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王德劲;我国人力资本测算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喻汇;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广科;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杨光明;基于节约人力资本的企业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艳华;人力资本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杨菁;人力资本与制度变迁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倩;人力资本承担风险的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关亚冬;人力资本视野下公司资本制度完善之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3 王艳;人力资本冗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4 崔红威;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人力资本支持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5 赵华峰;西部国家高新区人力资本技术经济评价与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薛艳梅;区域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光宇;人力资本核算理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管晓荣;山东省人力资本现状、分布及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芸;关于中国人力资本开发若干问题的思考[D];安徽大学;2003年

10 郑君;人力资本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69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069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