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导领教育回归本真的路径选择
本文选题:教育 + 教育话语权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14年10期
【摘要】:话语权是整合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掌握话语权尤为重要和紧迫。目前,教育领域存在众口难调、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迫切需要掌握教育话语权,坚持理性,尊重规律,凝聚共识,引领教育回归"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本真。
[Abstract]:The right to speak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integrating ideas and rallying people's minds. In the current social transition, the right to speak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urgen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bad tendenci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such as hard speech,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profit, and so on. It is urgent to master the right of educational discourse, to adhere to reason, to respect laws, to gather consensus, and to lead education back to the true truth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building morality and creating people."
【作者单位】: 东营市教育局;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美香;;解构思维与教育话语[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2 胡之骐;;论师生教育话语的特殊性[J];教学与管理;2009年36期
3 吴宗杰;抑制课程自主性的控制符号——教师发展的话语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4 荀渊;;话语、教育话语及近代中国教育话语的形成[J];大学(学术版);2011年08期
5 骆峰;;论当代教育话语模式及其发展趋向[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胡之骐;;师生教育话语差异的表现形式[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魏建培;;伯恩斯坦的“教育话语”概念探析[J];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黄河远;;教育专业话语要面向教育大众[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9年01期
9 陆海棠;;透视学校教育话语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9期
10 郑玉飞;;新教师专业学习的教育社会学分析——伯恩斯坦社会学理论的应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林炊利;;教化欲望~*的悲剧——李贽的教育话语抗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严霞;;诗意地言说课程行动研究——初探行动研究话语的表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刘静;;教育史学的想象力——后现代史学观与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陈大伟;一个亲历者眼中的“超级教师”评选[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志英;看看在BBS上的教育热点话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上海建平中学校长 程红兵;学校发展与现代学校文化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 程红兵;校长要关注课改价值思想[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刘美桢;冰心永远是冰心[N];福建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周勇;知识、教化与欲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明明;感知的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黄望莉;从都市景观到革命呈现[D];上海大学;2009年
7 张伟忠;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亚敏;寻找教育学的力量[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牛海彬;批判与重构—教育场域的教师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兆松;遮蔽与理解[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平亚;“生活论”教育话语的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林美香;我国教育话语批判与建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赵丛聪;电视益智节目的传播符号意义的解读[D];南昌大学;2008年
5 刘宝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立与话语研究(1949.10-1956.12)[D];天津大学;2007年
6 王涛;追寻教育的语言基础[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宇亮;90年代以来大陆公民教育话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徐航飞;法学视角下的中学教师话语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菲;当代教育管理学术话语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文远;《教育杂志》与近代中国教育话语变迁[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72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072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