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排斥下自尊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在社会排斥下自尊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辽宁省2所小学的小学六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法探究儿童社会排斥对其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和自尊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一里采用社会排斥情境实验来探讨社会排斥程度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采用3(排斥程度:明确排斥/不明确排斥/接纳)×2(性别:男/女)的实验设计,因变量为亲社会行为。结果发现社会排斥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显著,男生组被试的亲社会行为显著低于女生组被试;社会排斥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这说明,不同程度的社会排斥与性别在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上不存在交互作用。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继续探讨自尊在儿童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实验采用3(排斥程度:明确排斥/不明确排斥/接纳)×2(自尊:高/低)的实验设计,因变量为亲社会行为。统计结果表明,社会排斥程度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事后比较发现,明确排斥组的亲社会行为显著低于不明确排斥组的亲社会行为数值,不明确排斥组的亲社会行为显著低于接纳组的亲社会行为数值,这再次证明实验一中采取的社会排斥实验范式是有效的。自尊的主效应不显著,高自尊组的亲社会行为高于低自尊组。社会排斥程度和自尊的交互作用显著,即自尊在社会排斥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实验结果可以支持研究假设。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高自尊组,不同程度社会排斥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在低自尊组,不同程度社会排斥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且差异显著性高于高自尊组。这就说明,随着儿童自尊水平的由低到高,社会排斥程度对儿童亲社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小。实验三探讨自尊提升在儿童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进行3(排斥程度:明确排斥/不明确排斥/接纳)×2(自尊组别:控制组/提升组)的方差分析检验,分别以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为协变量,发现社会排斥程度的主效应显著;自尊组别的主效应也显著;此外社会排斥程度×自尊组别的交互作用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事后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明确排斥的情境下,自尊提升组的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自尊控制组;在不明确排斥情境下,自尊提升组的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自尊控制组;在接纳情境下,自尊提升组的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自尊控制组。这就表明,自尊在儿童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起促进作用,具有调节效应,验证了研究假设。
【关键词】:儿童 社会排斥 亲社会行为 自尊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0-22
- 1 社会排斥研究10-15
- 1.1 社会排斥概述10
- 1.2 社会排斥的发展阶段10-11
- 1.3 儿童社会排斥类型11-12
- 1.4 儿童社会排斥的影响因素12-15
- 2 亲社会研究15-19
- 2.1 亲社会行为概述15-16
- 2.2 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相关理论16-17
- 2.3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7-19
- 3 自尊在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影响作用19-22
- 3.1 自尊的功能理论19-20
- 3.2 自尊影响个体行为的相关研究20-22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22-24
- 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22
- 2 研究问题的提出22-23
- 3 研究意义23
- 4 研究的创新之处23-24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24-39
- 研究一:儿童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24-28
- 1 研究目的24
- 2 研究假设24
- 3 研究方法24-26
- 3.1 被试24
- 3.2 实验设计24
- 3.3 实验材料24-25
- 3.4 实验程序25-26
- 3.5 统计方法26
- 4 实验结果26-27
- 4.1 不同程度社会排斥的操作检查26-27
- 4.2 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27
- 5 讨论27-28
- 研究二:儿童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自尊的调节效应28-32
- 1 研究目的28
- 2 研究假设28
- 3 研究方法28-29
- 3.1 被试28-29
- 3.2 实验设计29
- 3.3 实验材料29
- 3.4 实验程序29
- 3.5 统计方法29
- 4 结果与分析29-31
- 4.1 自尊的操作检验29-30
- 4.2 自尊的调节作用操作检验30-31
- 5 讨论31-32
- 研究三 自尊提升在儿童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作用32-39
- 1 研究目的32
- 2 研究假设32
- 3 研究方法32-35
- 3.1 被试32
- 3.2 实验材料32-35
- 3.3 实验程序35
- 3.4 数据统计35
- 4 结果与分析35-38
- 4.1 社会排斥操作检验35-36
- 4.2 自尊提升操作检验36
- 4.3 自尊提升在儿童社会排斥对自尊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36-38
- 5 讨论38-39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39-42
- 1 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39-40
- 2 自尊的调节作用40-41
- 3 本研究有待改进和深入的地方41-42
- 第五部分 总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8
- 附录48-50
- 附录1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48-49
- 附录2 PANAS情绪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49-50
- 致谢50-51
- 个人简历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1年02期
2 吴念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J];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3 李桂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姬兴涛,张智,任旭林;儿童亲社会行为新近研究述评及启示[J];云南电大学报;2002年03期
5 李玉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丧失的心理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2年13期
6 寇_g,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7 吕哲委;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胡金生,杨丽珠;当前日本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动向[J];心理学探新;2004年04期
9 贾蕾;试析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赵章留,安桂玲;4~6年级儿童对自己和同伴亲社会行为的评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郁;;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秀丽;;两难情境中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谦让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寇_g;;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研究[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程峗;李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寇_g;;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宏利;张雷;;严厉型父母教养与同伴接受和亲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宋凤宁;;高中生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寇_g;;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张庆鹏;;建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测量维度的思路[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赵璇;周治金;;移情和道德感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庆鹏 黎洁 寇_g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青少年眼中的亲社会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孙卉;家庭因素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陈军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N];汕尾日报;2014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杜会学所博士 王俊秀;富豪进入慈善榜做秀又何妨[N];北京科技报;2005年
5 李荔;李纾:弱者更合作[N];北京科技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 刘国芳 中央财经大学 辛自强;经济人信念破坏信任[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宋平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共情的界定及其测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金生;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晓贤;儿童内疚情绪与初级情绪的发展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继波;时间定价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彤;虚拟社区中研究生亲社会行为的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金梅;不同虚拟内疚类型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选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蒋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葛高飞;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程
本文编号:251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5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