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的领导集体对青少年给予无限关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国家教育的指导方针,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历来受到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德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国家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出台,为新时期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领导集体,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育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对新时期德育的发展,做出了全新的阐释。吉林省紧跟国家的步伐,推动德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发展,逐步深化德育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吉林省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上,取得了很多令人欣喜的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的德育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缺少有效联系,学校缺少与家庭的联系,缺少与社会的联系,大中小学这三个德育的重要阶段之间也没有形成合力。各阶段德育工作目标虽然明确,但是对于各阶段德育的完成情况,缺乏有效的评估,缺少明确的规范,缺少明确的标准和有效的考核体系。因为缺少以上的关键性要素,就导致了对于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大都应付了事,走走过场,严重影响了德育的主体地位,也严重影响了德育的工作成效,出现了轻德育重智育的本末倒置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解决以往德育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构建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角度出发,着重对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形成的原因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从研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提出构建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相应对策。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建设统领全局管理指导的组织架构,科学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体系,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德育一体化模式,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大中小学德育之间的联系,深化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制度改革,建立学生道德水平评价机制。
【关键词】:整体构建 德育 一体化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0
- 1.1 研究的来源及意义7-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9-10
- 第二章 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概述10-11
- 2.1 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基本情况10
- 2.2 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目标10-11
- 第三章 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现状11-18
- 3.1 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取得的成绩11-12
- 3.2 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主要问题12-18
- 第四章 构建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对策18-30
- 4.1 建设统领全局管理指导的组织架构18-19
- 4.2 建立学生道德水平评价机制19-22
- 4.3 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体系22-23
- 4.4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一体化模式23-25
- 4.5 解决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25-27
- 4.6 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德育工作队伍27-30
- 第五章 结论30-31
- 致谢31-32
- 参考文献32-34
- 作者简介3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正军;试论中小学德育合力形成的几个必要条件[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2 瞿卫星;知识经济视野中的德育创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年06期
3 高志兵;探索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思路[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红玲;湖北省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一九九九年会在沙市召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年Z1期
5 郑友训;论21世纪我国中小学德育的走向[J];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01期
6 周宝利;中小学德育应该注意“六个结合一个突出”[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7 郑友训;网络传播带给中小学德育的利与弊[J];教学与管理;2000年06期
8 王鹏;关于中小学德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1年04期
9 陶玮;;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相应举措的研究[J];成才;2001年12期
10 罗慧玲;关于中小学德育创新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晋芳;孙海侠;;《农村中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研究》结题报告[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于天龙;;改进中小学德育内容与加强传统美德教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3 李禾田;;深化“传美”教育之管见[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4 伍德勤;;论老庄积极的道德观在中小学德育中的渗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史巧玲;;落实《中小学德育规程》让学生拥有健康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唐蓓;;谈增强中小学德育合力的主要渠道[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王占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五届优秀课题成果展论文集[C];2013年
8 高雪;;素质教育下如何进行中小学德育教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9 肖玉华;;立足当代追溯古代 循着古代寻迹当代 吉林省中小学德育效果好[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10 李树云;;整合石林文化资源 实施学科乡土德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夫尔;新疆培训近万名中小学德育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蒋夫尔;新疆中小学德育评估全面展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记者 汪大勇;教育部系统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N];光明日报;2005年
4 记者 陈广琳 通讯员 杨春良 杨国强;让学生在体验和磨砺中淬火加钢[N];深圳商报;2006年
5 吕扬;我省初步建立中小学德育长效机制[N];陕西日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努力做好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N];光明日报;2007年
7 记者 晁瑾;中小学德育研究中心揭牌[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记者 汪学香;银川首次表彰中小学德育教育“双先”[N];银川晚报;2010年
9 陈雯;市中小学德育基地开办[N];东莞日报;2011年
10 记者 赖红英;广东中小学德育进网络提上日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本蛟;长沙市中小学德育管理衔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荣超;中小学德育走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陆正芳;“研训教一体化”中小学德育管理者培训模式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4 伊娜;现代美国中小学德育及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叶雷;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肖俊峰;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的历史考察和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7 谢拥军;现行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游咏梅;从批判走向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蔡登峰;中小学德育系统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毛玉娟;教师视野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小学德育[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5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