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德育生活化—新世纪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0-04-08 08:35
【摘要】:“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同样,德育也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德育。与智育不同,,德育的目的主要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向上的生活。 生活是德育的起点,是道德践行的土壤。然而,目前我国学校德育还存在只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的道德体验与实践;只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等情况,致使学校德育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难以取得实效和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要改变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现状,就应该让学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并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生活,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 本文大体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德育生活化的依据。从现实和理论两个方面分析德育生活化的合理性;第二部分,德育生活化的内涵及意义。论述了德育生活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德育生活化对学校德育发展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围绕德育生活化,开创学校德育新局面。具体从德育目标的设置、内容的建构、方法的选择、途径的拓展几个方面谈德育生活化这一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德江;;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2 周红芳;;依托德育综合实践 彰显品德课实效[J];生活教育;2011年14期

3 袁熙惠;;小学生德育的新途径:感恩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年08期

4 刁新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商科大学生德育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1期

5 赵新明;;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9期

6 崔庆玲;彭希林;刘善球;;德育之精魂——关爱教育说[J];学园;2011年03期

7 张小妹;;走出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J];学苑教育;2011年15期

8 李田甜;;论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9 邹步云;;德育应重视学生非理性因素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10 汪立民;;这里的德育静悄悄[J];基础教育;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燕;;“情商”概念在德育中科学渗透的意义[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钟涛;高宏锐;;科学课上进行德育,我这样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3 周明远;夏谊;;高一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德育思考[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4 张军英;;德育在培养大学生优良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王仕民;;论德育政治功能的发展[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在明;;一次误会引发的德育思考[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建东;;略论德育是新世纪人才的道德基石[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8 陈保红;李力;;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德育要强化的几个观念[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沈晓勤;;在德育中闪烁学生的主体之光[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邹丽萍;;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与高校德育发展新趋势[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何源 王辉;德育怎样出实效[N];光明日报;2004年

2 江山 高鲁剑;德育,过去我们“搞虚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崔永杰;抓出德育教育的实效来[N];发展导报;2000年

4 檀传宝;德育之重[N];光明日报;2005年

5 本报评论员;要的是实效[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黄宝锋;东港三中让德育成为唤醒教育[N];辽宁日报;2005年

7 陈生权;让德育深入每一个孩子内心[N];张家界日报;2005年

8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强;德育“行家”语言的主要特点[N];天津教育报;2008年

9 童心 毛泽武;计算机校 创新思路狠抓德育[N];乐山日报;2008年

10 武威一中 武威六中 古浪三中 民勤县职业技术学校 天祝县安远镇中心小学;德育结出丰硕果 桃李芬芳满园春[N];武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玉;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D];西南大学;2010年

3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于洪燕;中国传统“道德”内涵的现代解读与转换[D];西南大学;2010年

5 董蕾;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董宇艳;德育视阈下大学生情商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隋子辉;“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1949——1966年)[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俊宇;试论中学德育的有效途径——主体德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洋;德育生活化—新世纪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宋建光;中学以人为本德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5 柏琦星;学校德育接受机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顾俊灵;儒家“仁学”思想的当代德育价值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7 吴丹;中学校园墙面文化德育主题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刘向宇;我国青少年休闲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新天;美的德育初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秀梅;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9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19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c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