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0-05-10 18:46
【摘要】:博尔诺夫(Otto Friderich Bollnow,1903~1991)是德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精深的教育思想对后来的西欧、日本等许多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仍具有启迪和教育意义。而在他庞大而丰富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其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影响尤为巨大,也更为世人所关注。本文拟从博尔诺夫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在分析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论文结构和各部分的主旨如下: 导言部分,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对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研究的现状与成果,提出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并说明该研究的目的,即完善对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研究工作,并揭示其在解决我国目前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中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概述博尔诺夫的生平及教育思想。博尔诺夫一生致力于将其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结合在一起,或者说从哲学的视角来观照教育。以此为出发点,他对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都有新颖而独到的认识和见解。此处概述了博尔诺夫的生平及教育思想,并点出了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二、阐述了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主要内容。博尔诺夫以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批判了以往教育学思想中的工艺学观点和器官学观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包括遭遇、危机、告诫与激发、唤醒、冒险和挫折等。 三、论述了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实践运用。在教育研究中,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具有重大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意义;另一方面,博尔诺夫强调的爱和信任的气氛、危机教育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 四、对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进行了反思。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也不例外。理论上,他的人性观(不确切地说)以及走向神秘主义的“唤醒”都有值得商榷之处;实践中,教育仅靠教师的爱和信任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0-09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伟霞;学校教育阶段非连续性教育探讨[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7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57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c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