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克雷明教育生态学理论述评

发布时间:2020-05-13 15:40
【摘要】:20世纪7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资深教育史家、教育评论家劳伦斯·A·克雷明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理论,并将其运用于美国教育史研究,开辟了教育史研究的新时代。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克雷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历史成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交织,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进步教育。克雷明敏锐地觉察到当时社会发生的种种变化,认为不能把教育失败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学校,必须看到学校以外的种种教育现象,,对教育问题应当有新的思考。在新史学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克雷明尝试将生态学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着重考察各种教育机构之间及其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教育生态学”理论。 第二部分论述了“教育生态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克雷明首先阐释自己对“教育”的新认知。他把教育界定为“审慎的、系统的和通过不断努力去唤起知识、态度、价值、技能和情感的过程。”指出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相互作用论”,即各种教育机构之间以及与整个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考察教育问题时必须坚持生态学思考方式,即全面地、有联系地、公开地思考。 第三部分阐释了克雷明如何将“教育生态学”理论运用于教育史研究。克雷明的视线越过正规学校教育,关注包括家庭、教堂、图书馆在内的各种教育机构,并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理论指导下完成的《美国教育史》成为当代研究美国教育史的权威著作。 第四部分论述了克雷明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当今教师教育提出的要求。他认为,教育院校应当认识到学校教育以外其他各种教育的存在,从而在教育研究和教育决策中也把其他各种教育现象考虑进来,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机构的教育作用。一般的综合性大学也应该意识到各个学科领域中存在的教育事实,从而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使公众从中受益。 第五部分阐述了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拓宽了教育史研究的范围,具有史料意义;(2)打破教育史惯性思维模式,主张结构性分析,具有方法论意义;(3)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统筹兼顾,考虑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龙陵英;;生态观理论下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价值分析[J];高教论坛;2013年02期

2 刘森林;;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设计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年03期

3 程太生;;教育生态理论下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1年01期

4 邱秀华;;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旭东;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坚;勐海县勐混镇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归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婧;英语专业研究生生态化教学模式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华丽;一个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治世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晓霞;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黄静;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游戏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朱婕;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乔斐;新时期高水平大学学术生态建设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郭三强;基于生态学习观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晓锋;克雷明教育生态学理论探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付晶艳;大班幼儿家庭数学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2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62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9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