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基于项目学习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05:49
【摘要】:随着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的相继颁布,我国掀起了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潮,进而大大推进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缺乏深入理解,计算机教育的那些思想观念依然存在于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没有实质性转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探索信息技术课的新型教学模式,而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就是其中很有效的一种。因此,本文选择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进行研究,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 论文导言部分分析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建构信息技术课新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究的是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目前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 第二部分介绍了基于项目学习的内涵、产生的背景与意义、构成要素、基本特征及其理论基础。“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学习研究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展示给他人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基于项目的学习具有学习情景真实而具体、学习内容综合而开放、学习途径多 馨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5 TH五515 样而协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学生的收获多面而有个性、对学生的 评价连续且方式多样等主要特征。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六个基 本步骤: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 然后设计了一个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基于项目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最后论述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优势:提高问题解决能 力、提升信息素养、提供学习经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 应性、有利于课程整合等。 最后,文章简要分析了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项目 的选取、基于项目的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中国学生学习特点与基于项目学习模 式要求的冲突、基于项目学习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关系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学模式只有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和运用得当,才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实 际问题。教学模式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学习模仿和运用现成教学模式 过程中,一定要依据自己的新经验和掌握的新理论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才能 更加优化教学效果。 当前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对我国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开设基于信息 技术的综合课程均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基于项目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课程整合建构主义多元智力 教学案例 众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0-5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菊菊;;项目学习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与社会;2018年29期

2 毛国强;卜灵霞;;项目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5年34期

3 刘丹;;孩子们的创业秀——一场初中信息技术课上的“融资”活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04期

4 陈颖;;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学习的应用[J];高考;2019年14期

5 罗利梅;;项目的选择与设计[J];教育;2016年18期

6 张越;;浅谈项目学习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8年11期

7 赵玲;;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案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年17期

8 黄品霞;;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9 刘尚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年01期

10 张凡达;;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项目学习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方银;;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霞;;从信息素养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A];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计算机与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帆;;搭信息技术长棚,唱“民主教育”大戏[A];计算机与教育——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钟莲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类型——信息技术在不同教学模式中的整合[A];计算机与教育——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保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6 陈智;;信息技术与新的学习方式的整合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靳庆洋;;如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A];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8 杨平均;梁修英;于尧;李云蔓;;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会议论文集[C];2017年

9 王立军;;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课程高中数学整合浅谈[A];教师教育论坛(第七辑)[C];2019年

10 赵爽;金芷瑶;;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A];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伟;第四届信息技术与健康养老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举办[N];中国电子报;2019年

2 本报评论员;发展信息技术 提供有力支撑[N];石油管道报;2019年

3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师范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刘靖;信息技术为数学增趣[N];中国教师报;2019年

4 江苏大众药业有限公司 张志敏;信息技术构建资源最佳利用型发展模式[N];科学时报;2011年

5 义龙新区木咱镇坝力小学 廖永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之我见[N];黔西南日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匡丽娜;注重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N];重庆日报;2019年

7 峰峰矿区职教中心教师 徐俊华;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形成评价法[N];邯郸日报;2018年

8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的突破口[N];环球时报;2019年

9 黄莹;依托信息技术 提升工作效率[N];东方烟草报;2019年

10 整理 赵广立;中国基础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之路怎么走[N];中国科学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勤;信息技术、网络效应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高明;信息技术影响下共享经济的建构、困境与超越[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3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军玲;信息技术应用的组织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卢秀茹;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8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王秋爽;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纯国;基于项目学习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巧平;“项目学习”在昆明实验中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艳艳;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4 丁洁;项目学习在高职信息技术课应用的探索与实践[D];河北大学;2010年

5 倪丹;信息技术主题学习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尹红敏;初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及其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7 蔡家定;循证学习技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8 刘学伟;初中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与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

9 卫同贤;E市某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9年

10 信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62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62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9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