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统整的概念谱系与行动框架
【文章目录】:
一、 课程统整的概念谱系
(一) “统整”的词源学考察
(二) 课程统整内涵的流变
(三) 课程统整再认识
二、 课程统整的实践框架
(一) 课程统整的三种经典框架
1. 学科中心的课程统整框架
2. 儿童中心的课程统整框架
3. 社会中心的课程统整框架
(二) 走向综合的课程统整框架
1. 前学科统整
2. 科内统整
3. 科际统整
4. 跨学科统整
5. 超学科统整
三、 结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启泉;;论“学科”与“学科统整”[J];教育探究;2006年04期
2 李旭;;课程统整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9年34期
3 刘登珲;;促进核心素养有效转化的课程统整策略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06期
4 唐晓勇;;技术支持的课程统整——语文学科视角[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18期
5 唐晓勇;;技术支持的课程统整——数学学科视角[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20期
6 孙向阳;;课程统整的几个基本问题[J];教育视界;2016年01期
7 吴建英;;课程研发,走到深处是统整[J];教育视界;2016年01期
8 唐晓勇;;国内课程统整实践形态[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22期
9 朱今明;;从“一”到“多”——单元统整备课形式的创新[J];江苏教育;2012年10期
10 蔡清田;;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的连贯与统整[J];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丹儿;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统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鸿;教师教学知识的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欣;课程统整的操作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胡成霞;生命教育课程探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曾艳;信息技术与综合课程整合的策略及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刘红;大众媒体中的教师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韩吟;以能力本位的台湾社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借鉴[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46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46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