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元素在心理童话教学中的运用——以《神秘的守护者》心理童话为例
发布时间:2020-11-06 16:58
本文以心理童话《神秘的守护者》为载体,展示了设计思路。第一,使用建构空间的方式,来表现心理童话的内容;第二,使用雕塑公园的手法,激发参与者体验主角的感受;第三,使用"抽离"手法,演绎心理变化;第四,使用"大合唱"表现碎片感受;第五,使用"墙上的画",建立积极意象;第六,使用心理朗读,提升学生感悟;第七,探索疗愈之声,呼唤生命潜能。这些使得心理童话课变成了特别的心理成长舞台。
【文章目录】:
一、使用建构空间的方式,来表现心理童话的内容
二、使用雕塑公园的手法,激发参与者体验主角的感受
三、使用“抽离”手法,演绎心理变化
四、进行“角色采访”,分享内心感受
五、使用“大合唱”表现碎片感受
六、使用“墙上的画”,建立积极心理意象
七、使用心理朗读,提升学生感悟
八、探索疗愈之声,呼唤生命潜能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73409
【文章目录】:
一、使用建构空间的方式,来表现心理童话的内容
二、使用雕塑公园的手法,激发参与者体验主角的感受
三、使用“抽离”手法,演绎心理变化
四、进行“角色采访”,分享内心感受
五、使用“大合唱”表现碎片感受
六、使用“墙上的画”,建立积极心理意象
七、使用心理朗读,提升学生感悟
八、探索疗愈之声,呼唤生命潜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群智;;论心理童话资源的创作与使用——以《非凡想象》为例[J];华夏教师;2019年31期
2 何夏寿;素质教育童话化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05期
3 熊妹;;本期主题:去童话里遇见[J];湖南教育(中);2016年01期
4 高艳梅;;童话精神与儿童德育[J];考试周刊;2016年81期
5 周云龙;;童话“早熟”,怎么能继续老生常谈?[J];生活教育;2014年23期
6 周亚红;;“成人童话”的入侵——教育的隐忧[J];科技信息;2012年10期
7 金荣;;郑渊洁童话作品特点及其教育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孙国璋;;童话教学也应发展学生抽象思维[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你是哪个童话女孩?[J];青春期健康;2011年04期
10 张俊以,任秀岭;美丽的童话[J];山东教育;2001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宏超;童话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2 白静;论童话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D];河南大学;2007年
3 周百川;《汤普森心理童话药书》在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73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7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