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知识的运用探讨
【文章目录】:
一、教科书知识的运用误区
1.教科书知识结构的混乱
2.教科书知识的存在方式出现问题
3.错误的教材观异化了课程的本质
二、如何运用教科书知识
1.教科书知识是有选择有建构的
2.教科书知识要匹配学习者的心理发展逻辑
3.学习教科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群;苏咏梅;徐丹旭;何小菲;;大数据教学时代的来临:电子教科书的源起、发展与展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年24期
2 韩江雪;;爱国主义与国民启蒙:近代中国教科书的二维文化空间[J];课程教学研究;2019年12期
3 刘正伟;;教科书使用:国际经验及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9年05期
4 白倩;沈书生;;韩国中小学“数字教科书计划”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9年09期
5 侯前伟;张增田;;教科书中“知识建构”质量的评价标准设计[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年05期
6 石鸥;;对清末教科书审定制的历史考察[J];中国出版史研究;2017年04期
7 肖川;;教科书的评价标准[J];中国教师;2006年01期
8 卢逊;;教科书与教师[J];内蒙古教育;2006年02期
9 袁春艳;陈恩伦;;关于建立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选用制度的新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04期
10 唐辛子;;日本的教科书如何“大换血”[J];教师博览;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水平;新中国教科书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景超;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小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启蒙诉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志明;重新定义教科书[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曾家延;活动理论枧角下学生使用教科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凡尧;教科书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范路路;民国前期初小修身教科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侯卫;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畅慧婷;民初山西《通俗国文教科书》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程勇;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法律监管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肖莹莹;教科书可读性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杨晓丽;教师的教科书选用权力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曾艳华;国立编译馆之国定教科书:缘起、演进和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为霞;量化方法在教科书研究中运用的现状分析及问题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蔡珍美;中国教科书重复使用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3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7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