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多元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0-11-19 06:21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必要对其教学模式进 行研究和探索,笔者依据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理论,中学信息技术新课 程标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以“因课施教”为指导思想,实现中学信 息技术课多元教学模式。即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需 要,培养目标的针对性,采用多元教学模式进行施教,提出多元模式分别 为:任务驱动-“做”中“学”模式;自学指导-讨论解疑模式;分层学 习-适时奖励模式;协作伙伴-共同提高模式;主题探究-分工协作模 式。文章重点阐述了多元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提升学生的 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以落实新 课程标准提出的育人目标。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G40-057
【文章目录】:
第一部分:引论
第二部分:多元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概论
1. 1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
1. 2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心理特点
2.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2. 1基本理念
2. 2课程目标
2. 3教学建议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 多元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第三部分:多元教学模式情境设置和教学效果评价
1. 教学情境的设置
2. 教学效果评价
第四部分:多元教学模式实践应用
1. 任务驱动-“做”中“学”模式
1. 1教学模式流程图
1. 2教学案例
1. 3教学效果评价
1. 4注意事项
2. 自学指导-讨论解疑模式
2. 1教学模式流程图
2. 2教学案例
2. 3教学效果评价
2. 4注意事项
3. 分层练习-适时奖励模式
3. 1教学模式流程图
3. 2教学案例
3. 3教学效果评价
4. 协作伙伴-共同提高模式
4. 1教学案例
4. 2教学效果评价
4. 3模式优点
5. 主题探究-分工协作模式
5. 1课堂教学实施程序
5. 2教学案例
5. 3教学效果评价
第五部分:总结
1. 多元教学模式的特点
2. 多元教学模式的应用
3. 多元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保障
第六部分:后记
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89819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G40-057
【文章目录】:
第一部分:引论
第二部分:多元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概论
1. 1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
1. 2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心理特点
2.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2. 1基本理念
2. 2课程目标
2. 3教学建议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 多元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第三部分:多元教学模式情境设置和教学效果评价
1. 教学情境的设置
2. 教学效果评价
第四部分:多元教学模式实践应用
1. 任务驱动-“做”中“学”模式
1. 1教学模式流程图
1. 2教学案例
1. 3教学效果评价
1. 4注意事项
2. 自学指导-讨论解疑模式
2. 1教学模式流程图
2. 2教学案例
2. 3教学效果评价
2. 4注意事项
3. 分层练习-适时奖励模式
3. 1教学模式流程图
3. 2教学案例
3. 3教学效果评价
4. 协作伙伴-共同提高模式
4. 1教学案例
4. 2教学效果评价
4. 3模式优点
5. 主题探究-分工协作模式
5. 1课堂教学实施程序
5. 2教学案例
5. 3教学效果评价
第五部分:总结
1. 多元教学模式的特点
2. 多元教学模式的应用
3. 多元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保障
第六部分:后记
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侯晓芳;基于项目的学习(PBL)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董秀丽;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 尹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Webquest的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利平;网络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双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雯雯;基于项目的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89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89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