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12 23:07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采用多维方法,特别关注个体认知、情感、社会和情境方面的变化,对我们理解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考察了社会中介的概念,它是维果茨基学习理论与现有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之间缺失的环节。新教师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包括专业期刊、通信工具、在线论坛、互联网、相关软件、实习或实习脚手架的内部或外部来源,促进专业发展并逐步成长为专家教师。讨论了拟议方法对设计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影响,将教师专业发展与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原则联系起来。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2020年01期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一) 信息处理模式
(二) 启发式学习模型
(三) 认知心理学模式
三、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运用
四、对设计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一) 最佳专业实践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层面开始的
(二) 教师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获得专业发展
(三) 专业发展中外部支持或后续脚手架的重要性
(四) 对于教师的指导和辅导
(五) 教师专业发展应当关注社会背景的作用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注教师实践知识的形成[J]. 钟启泉.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8)
[2]勒温场动力理论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探析[J]. 李保玉. 大理大学学报. 2017(07)
[3]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王颖. 山东社会科学. 2013(12)
[4]略论“社会文化—活动”理论视野下的学习过程观[J]. 毛齐明. 外国教育研究. 2011(06)
[5]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视角下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梁爱民. 山东外语教学. 2011(03)
[6]语言、文化、自我——论巴赫金与维果斯基理论核心思想之“殊途同归”[J]. 谭芳,刘永兵. 外语研究. 2010(03)
[7]专业共同体:教师发展的组织基础[J]. 周成海,衣庆泳. 教育科学. 2007(01)
[8]教师成长:角色扮演与社会化[J]. 赵昌木.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4)
[9]教师实践知识初探[J]. 鲍嵘. 现代大学教育. 2002(02)
本文编号:2913433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2020年01期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一) 信息处理模式
(二) 启发式学习模型
(三) 认知心理学模式
三、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运用
四、对设计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一) 最佳专业实践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层面开始的
(二) 教师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获得专业发展
(三) 专业发展中外部支持或后续脚手架的重要性
(四) 对于教师的指导和辅导
(五) 教师专业发展应当关注社会背景的作用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注教师实践知识的形成[J]. 钟启泉.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8)
[2]勒温场动力理论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探析[J]. 李保玉. 大理大学学报. 2017(07)
[3]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王颖. 山东社会科学. 2013(12)
[4]略论“社会文化—活动”理论视野下的学习过程观[J]. 毛齐明. 外国教育研究. 2011(06)
[5]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视角下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梁爱民. 山东外语教学. 2011(03)
[6]语言、文化、自我——论巴赫金与维果斯基理论核心思想之“殊途同归”[J]. 谭芳,刘永兵. 外语研究. 2010(03)
[7]专业共同体:教师发展的组织基础[J]. 周成海,衣庆泳. 教育科学. 2007(01)
[8]教师成长:角色扮演与社会化[J]. 赵昌木.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4)
[9]教师实践知识初探[J]. 鲍嵘. 现代大学教育. 2002(02)
本文编号:2913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91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