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校价值观教育:路径、特点及经验
发布时间:2020-12-14 12:07
作为移民国家,新加坡中小学在建立学生一致认同的学校价值观和具有自身特色的道德规范体系时,采取法治约束与德治教化相结合、显性课程传授与隐性课程涵养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共育的实现路径,有效解决各民族所固有的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新加坡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加强国家主权意识教育、进行全面的法治教育、改造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巩固道德教育核心地位和注重多元民族和谐教育。"德法并举"提高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学科间相互配合形成价值观教育合力;学校、家庭与社会融为一体构建全方位价值观教育网络是新加坡的实践经验。
【文章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新加坡学校价值观教育实现路径
(一)法治约束与德治教化结合
(二)显性课程传授与隐性课程涵养融合
(三)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化共育
二、新加坡学校价值观教育主要特点
(一)加强国家主权意识教育
(二)进行全面的法治教育
(三)改造传统儒家伦理思想
(四)巩固道德教育核心地位
(五)注重多元民族和谐教育
三、新加坡学校价值观教育主要经验
(一)“德法并举”可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学科间相互配合形成价值观教育合力
(三)学校、家庭与社会融为一体构建全方位价值观教育网络
本文编号:2916381
【文章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新加坡学校价值观教育实现路径
(一)法治约束与德治教化结合
(二)显性课程传授与隐性课程涵养融合
(三)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化共育
二、新加坡学校价值观教育主要特点
(一)加强国家主权意识教育
(二)进行全面的法治教育
(三)改造传统儒家伦理思想
(四)巩固道德教育核心地位
(五)注重多元民族和谐教育
三、新加坡学校价值观教育主要经验
(一)“德法并举”可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学科间相互配合形成价值观教育合力
(三)学校、家庭与社会融为一体构建全方位价值观教育网络
本文编号:2916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916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