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概念辨析、历史发展及现实切入点
发布时间:2020-12-27 01:55
“人文教育”是当今教育理论界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术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教育”一词的使用相当普遍。然而,作者通过仔细比较,发现人们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并不一致。它有时指“人文知识或人文学科教育”,有时指“人性教育”,有时指“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有时又兼而有之。这不仅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也容易给实践以误导。为此,本文通过对人文教育这一概念的辨析以及对“人文精神”实质的剖析,力求澄清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追溯西方人文教育发展的历史,探索人文教育发展的轨迹,寻找人文教育的现实切入点。 人文教育在本质上乃是弘扬人性,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为前提,以个人潜能的最大发展为目标,以发展学生正确处理本我和自我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为目的,指导学生的行为朝着合人道、合规律、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 之所以对人文教育做出这样的界定,是基于这样几点原因:首先,这一界定有共同的认识基础,即大家都肯定人文教育,认为应复兴或提倡人文教育,因而它应是一个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积极概念。其次,作为一个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积极概念,它必定要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而只有把它...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课题综述
一、 人文教育辨
(一) 何谓”人文”?
(二) 人文与科学
(三) 人文教育与人文学科、人文知识教育
(四)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五) 人文教育与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二、 人文精神析
(一)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的本质的追求
(二) 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
三、 人文教育之历史回顾
(一) 原始社会的人文教育
(二) 古代雅典的人文教育
(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
(四) 现代人文教育
四、 人文教育的现实切入点
(一) 以人为本——当代人文教育的理念前提
(二) 为科学导航——当代人文教育不可推卸的使命
(三) 重建精神家园——当代人文教育的现实起点
(四) 和谐发展——当代人文教育的必然追求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兴人文教育,重建人文精神[J]. 周国芳,康松,康涛. 高等农业教育. 2001(03)
[2]是“育人” 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 杨叔子.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2)
[3]重构、守护与拓展精神家园——当代人文教育论纲[J]. 詹七一,张立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01)
[4]美英日大学人文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 刘胜利. 中国高等教育. 2000(18)
[5]论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学术研究[J]. 张岂之. 中国高等教育. 2000(17)
[6]人文教育怎样才能成为“做人之学”[J]. 邹诗鹏.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4)
[7]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与复兴[J]. 李维武.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3)
[8]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渗透问题的再认识[J]. 郝振君. 阴山学刊. 2000(01)
[9]人文教育特点新探[J]. 张祥云. 高等教育研究. 1999(06)
[10]儒家人文教育理念的现代意涵[J]. 刘超良.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11)
本文编号:2940870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课题综述
一、 人文教育辨
(一) 何谓”人文”?
(二) 人文与科学
(三) 人文教育与人文学科、人文知识教育
(四)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五) 人文教育与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二、 人文精神析
(一)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的本质的追求
(二) 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
三、 人文教育之历史回顾
(一) 原始社会的人文教育
(二) 古代雅典的人文教育
(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
(四) 现代人文教育
四、 人文教育的现实切入点
(一) 以人为本——当代人文教育的理念前提
(二) 为科学导航——当代人文教育不可推卸的使命
(三) 重建精神家园——当代人文教育的现实起点
(四) 和谐发展——当代人文教育的必然追求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兴人文教育,重建人文精神[J]. 周国芳,康松,康涛. 高等农业教育. 2001(03)
[2]是“育人” 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 杨叔子.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2)
[3]重构、守护与拓展精神家园——当代人文教育论纲[J]. 詹七一,张立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01)
[4]美英日大学人文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 刘胜利. 中国高等教育. 2000(18)
[5]论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学术研究[J]. 张岂之. 中国高等教育. 2000(17)
[6]人文教育怎样才能成为“做人之学”[J]. 邹诗鹏.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4)
[7]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与复兴[J]. 李维武.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3)
[8]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渗透问题的再认识[J]. 郝振君. 阴山学刊. 2000(01)
[9]人文教育特点新探[J]. 张祥云. 高等教育研究. 1999(06)
[10]儒家人文教育理念的现代意涵[J]. 刘超良.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11)
本文编号:2940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94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