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浅析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银河补习班》主题构建之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30 14:16
  电影《银河补习班》被称为邓超的"转型之作"。这部作品关注现实,聚焦于当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突出教育和父爱,力求用真情打动观众,让观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影片没能逃离"悬浮的现实主义",没有真正地将教育问题"落地",但其体现的诸多教育理念是正确的、经典的。本文基于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从实施非连续性教育的必要性",危机""遭遇""唤醒"等要素在非连续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这部电影是如何呈现这一经典教育思想的。 

【文章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04期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决定了教育的非连续性
二、“危机”是人类社会和个体发展非连续性的重要因素
三、“遭遇”在对精神世界的理解过程中不可缺少
四、教育就是“唤醒”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 冯建军.  比较教育研究. 2004(11)
[2]理解即意义的生成——德国教育家福利特纳的理解论[J]. 邹进.  外国教育动态. 1990(06)



本文编号:2947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947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5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