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课程类型化的内在逻辑、价值取向及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1-02-02 10:48
  随着课程分科的弊端愈发显著,教育界对课程类型化整合的呼吁愈加强烈。然则,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课程改革的价值定位及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但课程类型化整合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课程类型化整合存在的实践误区,探析课程类型化整合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取向,可明确路径选择的主要方向。课程类型整合须从制度、环境及师资力量等维度实现课程类型化重构,充分发挥学校与教师在课程类型化构建中的主体作用,打造出以学科为重点、以学校为平台、以社会需求为向导的类型化育人课程体系。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2020,(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课程类型化的内在逻辑
    1. 课程类型化的概念
    2. 课程类型化的场域
    3. 课程类型化的意义
二、课程类型化的价值取向
    1. 增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2. 加深课程与学生的互适性
    3. 提高学校对教育的认知性
三、课程类型化的实践路径
    1. 整合资源,构建“复合型”分配体系
    2. 集中优势,打造“精简型”课程实施流程
    3. 优化终端,塑造“专攻型”任课教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课程实施:结构、水平与类型[J]. 李小红,姜晓慧,李玉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4)
[2]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初探[J]. 侯燕.  教育科学论坛. 2019(22)
[3]基于学生认知水平,有效整合课程内容[J]. 罗璇.  小学教学参考. 2019(20)
[4]学科整合让数学深度学习真正发生[J]. 刘胜峰.  江西教育. 2019(11)
[5]学校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及困境[J]. 黄凯.  教学与管理. 2018(18)
[6]校长课程领导实然样态反思与应然角色回归[J]. 马振彪.  教学与管理. 2018(06)
[7]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重建[J]. 朱超华.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6)



本文编号:3014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014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c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