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编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3 05:15
个别化教育是特殊教育所坚持的重要原则,而个别化教育计划则是落实个别化教育进而确保特殊儿童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是用来记录特殊学生教育计划的工具,是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的基础。目前,个别化教育计划在国外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运行与管理模式,但在国内尚属于探索阶段,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功能和意义还缺乏统一的观点,因此对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研究的目的是要编制能保障随班就读特殊儿童教育质量、适合随班就读教师使用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并对文本内容进行讨论。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在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者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概念与内涵、缘起与发展进行了介绍,探讨了目前国内外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上的问题;在论文的第二部分,研究者比较了美国、台湾、上海三地个别化教育计划在文本内容、文本实施要求、文本呈现方式上的特点,对编制随班就读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提出了建议;在论文第三部分,研究者对目前上海市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包括文本现状调查及制定与实施现状调查,分析了目前上海市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了在我国编制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应注意的问题;文章的...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总体构思
1 研究背景
1.1 前言
1.2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涵
1.3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缘起
1.4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发展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2 研究的总体构思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比较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收集方法
2.2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比较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内容组成
3.2 个别化教育计划呈现方式
3.3 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要求
4 讨论
4.1 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组成
4.2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呈现方式
4.3 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的要求
5 结论
5.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内容
5.2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呈现方式
5.3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实施要求
第三章 上海市随班就读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状况调查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研究过程
2 研究结果
2.1 上海市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基本现状
2.2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管理模式
3 讨论
3.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现状
3.2 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
3.3 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过程
4 结论
4.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
4.2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3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管理模式
第四章 文本的编制
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的编制
1.1 文本编制的理念
1.2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的内容框架
1.3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的呈现方式
2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的修改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过程
3 文本的评价
3.1 评价标准的确定
3.2 调查方法
3.3 调查结果
4 讨论
4.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内容
4.2 个别化教育文本呈现方式
4.3 文本的不足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
1.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内容
1.2 文本呈现形式
1.3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实施说明
2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3 在我国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建议
3.1 以法律法规规范文本内容
3.2 建立相应的支持系统
3.3 转变目前的教学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J]. 胡晓毅. 中国特殊教育. 2005(12)
[2]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J]. 肖非.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3)
[3]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几个问题的思考[J]. 肖非.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2)
[4]“特教中心学校”在“随班就读”师资培训中的功能研究[J]. 赵方春,罗文达. 中国特殊教育. 2004(10)
[5]融合与随班就读[J]. 朴永馨.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4(04)
[6]融合教育理念下的随班就读[J]. 庄佳骝. 教育导刊. 2004(Z1)
[7]普通小学随班就读教师对全纳教育态度的城乡比较研究[J]. 邓猛.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4(01)
[8]资源教室在随班就读中的作用[J]. 徐美贞,杨希洁. 中国特殊教育. 2003(04)
[9]再论融合教育:普小教师眼中的“随班就读”[J]. 张宁生,陈光华. 中国特殊教育. 2002(02)
[10]从中美特殊教育的比较看“个别化教育计划”在中国的实施[J]. 丁怡. 中国特殊教育. 2001(04)
本文编号:3095207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总体构思
1 研究背景
1.1 前言
1.2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涵
1.3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缘起
1.4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发展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2 研究的总体构思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比较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收集方法
2.2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比较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内容组成
3.2 个别化教育计划呈现方式
3.3 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要求
4 讨论
4.1 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组成
4.2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呈现方式
4.3 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的要求
5 结论
5.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内容
5.2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呈现方式
5.3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实施要求
第三章 上海市随班就读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状况调查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研究过程
2 研究结果
2.1 上海市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基本现状
2.2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管理模式
3 讨论
3.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现状
3.2 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
3.3 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过程
4 结论
4.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
4.2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3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管理模式
第四章 文本的编制
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的编制
1.1 文本编制的理念
1.2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的内容框架
1.3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的呈现方式
2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的修改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过程
3 文本的评价
3.1 评价标准的确定
3.2 调查方法
3.3 调查结果
4 讨论
4.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内容
4.2 个别化教育文本呈现方式
4.3 文本的不足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
1.1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内容
1.2 文本呈现形式
1.3 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实施说明
2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3 在我国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建议
3.1 以法律法规规范文本内容
3.2 建立相应的支持系统
3.3 转变目前的教学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J]. 胡晓毅. 中国特殊教育. 2005(12)
[2]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J]. 肖非.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3)
[3]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几个问题的思考[J]. 肖非. 中国特殊教育. 2005(02)
[4]“特教中心学校”在“随班就读”师资培训中的功能研究[J]. 赵方春,罗文达. 中国特殊教育. 2004(10)
[5]融合与随班就读[J]. 朴永馨.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4(04)
[6]融合教育理念下的随班就读[J]. 庄佳骝. 教育导刊. 2004(Z1)
[7]普通小学随班就读教师对全纳教育态度的城乡比较研究[J]. 邓猛.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4(01)
[8]资源教室在随班就读中的作用[J]. 徐美贞,杨希洁. 中国特殊教育. 2003(04)
[9]再论融合教育:普小教师眼中的“随班就读”[J]. 张宁生,陈光华. 中国特殊教育. 2002(02)
[10]从中美特殊教育的比较看“个别化教育计划”在中国的实施[J]. 丁怡. 中国特殊教育. 2001(04)
本文编号:3095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095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