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价值旨归

发布时间:2021-03-28 13:28
  创造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创造自我和改造社会的过程,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人类创造的真谛。陶行知对人的发展的强烈关注以及对人民利益的终极思考一直贯穿其创造教育理论价值内涵之中,而这种价值内涵主要是通过陶行知对中国传统旧教育的批判显现出来的。传统旧教育的异化导致人自身的异化,压抑了人的自由、超越以及自我实现,导致教育成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而不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力量。因此,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价值旨归最终指向了人的自由、超越、自我实现以及为人民服务,学习和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对反思当今教育的缺失并重塑教育回归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文章来源】: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34(04)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对中国传统旧教育的总体批判
二、创造教育理论的个人价值旨归
    (一)自由
    (二)超越
    (三)自我实现
三、创造教育理论的社会价值旨归
四、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教育的异化呼唤古典教育的回归[J]. 刘旭,余小茅.  教学与管理. 2019(21)
[2]陶行知教育思想与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J]. 谢列卫,任红民,吴建设.  职业技术教育. 2017(07)
[3]论人的超越性本质[J]. 韩云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4]“创造力”与教育的大众化——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社会学考察[J]. 刘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5]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 徐明聪.  中国教育学刊. 2011(11)
[6]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J]. 姚剑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05)
[7]个性全面发展理论与自我实现理论[J]. 幸贵权.  理论探索. 2004(06)
[8]以马克思主义重评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观(上)[J]. 常若松.  教育科学. 1995(03)



本文编号:3105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105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e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