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知识的分布式特性及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20 11:10
  知识经济与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以片段的形式跨空间、跨组织分布,分散地为不同的个体所占有,表现为分布式特性。知识的分布式特性对教育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导致学习资源的泛中心性、学习活动的自主性、知识建构的情境性和学习方式的多元性。适应知识的分布式特性,要求教学活动变革应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强化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构建分布式学习共同体、应用信息化学习工具、倡导高阶交互式学习、及时转变学习评价方式等,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与整合应用。 

【文章来源】: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知识的分布式特性
二、知识分布式特性对教育活动的影响
    (一)学习资源的泛中心性
    (二)学习活动的自主性
    (三)知识建构的情境性
    (四)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三、知识分布式视域下的教育改革探索
    (一)构建分布式学习共同体
    (二)应用信息化学习工具
    (三)强调高阶交互式学习
    (四)实行多元化的学习评价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分布式知识资源环境的设计知识服务模型[J]. 戴旭东,马雪芬,谢友柏.  科技导报. 2017(22)
[2]灵活学习背景下大学教师发展的路径[J]. 樊平军.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9)
[3]初中生信息技术素养测评模型构建研究[J]. 张辉蓉,杨欣,李美仪,李思睿,宋宇轩.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9)
[4]基于“互联网+”的碎片化学习策略研究——从“碎片”到“整体”的嬗变[J]. 黄建锋.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8)
[5]知识治理、组织学习影响组织创造力的多重中介效应研究[J]. 吴士健,孙专专,刘新民.  中国软科学. 2017(06)
[6]分布式创新理论研究述评[J]. 徐国军,杨建君,张峰.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05)
[7]浅论中国传统知识的特征与教育改革[J]. 杨澄宇.  江苏社会科学. 2013(05)
[8]从浅层建构走向深层建构——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分析[J]. 张义兵,陈伯栋,Marlene Scardamalia,Carl Bereier.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9)
[9]国内非正式学习的研究现状剖析及对策[J]. 张卫平,浦理娥.  中国远程教育. 2012(07)
[10]基于语义对等网的分布式知识管理研究[J]. 江璐,赵捧未,窦永香.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06)



本文编号:3197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197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b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