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生死智慧及其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1-06-23 20:35
生死智慧是哲学的核心所在,是确立文化价值系统的基础。中国文化的人文本体和终极价值,其核心就是探究天下万物和人从何而来,往何而去的问题。因此,生死问题实在是人类理智面临的尖锐挑战。对它的回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基石。 论文对中国传统的几种主要生死智慧从新的视角作出了展示,并对其进行了现代诠释,进而描绘其安身立命的文化实质,揭示出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从多方位、立体化角度对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的死亡文化进行细致研究和阐释;另一方面,研究中国传统生死智慧的现代意义,消除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和错误认识,使人能正视死亡,从而更加珍视生命,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和人生观。 儒家从死亡本体论出发,对死亡所持的是死亡必至的理性主义态度,经由“仁”的“生生”填平了“生”与“死”之间的鸿沟,并用死后的声名远扬来激励人们生前努力于事业的开拓、道德人格的培育和践履。儒者十分重视个体死亡的意义和价值,以道德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类解决生死问题的关键,推崇死而不朽,通过立德、立功、立言,实现生命对死亡的...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中国传统生死智慧述评
(一) 儒家的生命超越
1 、 崇尚理性主义死亡观
2 、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3 、 创业垂统、死而不朽
(二) 道家的生死逍遥
1 、 “道”周行而不殆,人有生必有死
2 、 “生死齐一”的理想追求
3 、 生死超然
(三) 佛教的生死两轻
1 、 生死轮回、死而后生
2 、 苦海无边的生死场
3 、 “涅槃”境界
(四) 道教的不死企求
1 、 超越死亡的人生目标
2 、 羽化成仙的基本途径
3 、 仙界的极乐与人间的太平
二、 中国传统生死智慧的现代价值
(一) 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 生命教育的构想
1 、 从生物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开启希望之光
2 、 从对社会文化的生活体认,激励服务人生、实现自我
3 、 从精神心灵的探索启迪学生珍爱生命,发扬善性
(三) 生命教育的实施
1 、 学校要有教师训练的计划
2 、 学校要有体验生命的活动
3 、 学校要有教导生命的课程
4 、 学校要有发展生命的场所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死学和终极关怀[J]. 张立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0(02)
本文编号:3245614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中国传统生死智慧述评
(一) 儒家的生命超越
1 、 崇尚理性主义死亡观
2 、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3 、 创业垂统、死而不朽
(二) 道家的生死逍遥
1 、 “道”周行而不殆,人有生必有死
2 、 “生死齐一”的理想追求
3 、 生死超然
(三) 佛教的生死两轻
1 、 生死轮回、死而后生
2 、 苦海无边的生死场
3 、 “涅槃”境界
(四) 道教的不死企求
1 、 超越死亡的人生目标
2 、 羽化成仙的基本途径
3 、 仙界的极乐与人间的太平
二、 中国传统生死智慧的现代价值
(一) 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 生命教育的构想
1 、 从生物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开启希望之光
2 、 从对社会文化的生活体认,激励服务人生、实现自我
3 、 从精神心灵的探索启迪学生珍爱生命,发扬善性
(三) 生命教育的实施
1 、 学校要有教师训练的计划
2 、 学校要有体验生命的活动
3 、 学校要有教导生命的课程
4 、 学校要有发展生命的场所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死学和终极关怀[J]. 张立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0(02)
本文编号:3245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24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