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0 23:56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手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高中生作为一个处于半成熟状态的群体,渴望新鲜事物,极易受到外界影响。部分高中生群体己经出现了手机依赖的问题,因此研究高中生手机依赖现象刻不容缓。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高中生手机依赖的关系,并探索心理弹性在高中生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间的中介作用,丰富高中生手机依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而为预防高中生手机依赖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建议。该研究采用问卷法,选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以467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行为”模型,选取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两个自变量来研究高中生手机依赖问题,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高中生手机依赖总分显著低于理论均值,说明高中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较低,手机依赖现象仅是小部分人群。(2)人口学变量:高中生手机依赖总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上,高中生手机依赖总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级上,不同年级的高中生手机依赖总分及戒断性、突显性、强迫性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发现,高二年级最严重,高一年级最轻。(3)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主观、对支持的利用度...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以往研究不足及创新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手机依赖的综述
2.1.1 国内外手机依赖的概念
2.1.2 本研究手机依赖的界定
2.1.3 手机依赖的测量工具
2.1.4 国内外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2.2 社会支持综述
2.2.1 社会支持的概念
2.2.2 社会支持的测量工具
2.2.3 社会支持的作用
2.3 心理弹性综述
2.3.1 心理弹性的概念
2.3.2 心理弹性的测量工具
2.3.3 心理弹性的作用
2.4 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2.4.1 社会支持对手机依赖的影响研究
2.4.2 心理弹性对手机依赖影响研究
2.4.3 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理论基础
3.3 研究内容
3.4 研究假设
3.5 研究方法
3.5.1 研究对象
3.5.2 研究工具
3.5.3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高中生手机依赖状况
4.2 高中生手机依赖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描述性分析
4.2.1 高中生手机依赖在性别上的比较
4.2.2 高中生手机依赖在是否独生上的比较
4.2.3 高中生手机依赖在不同年级上的比较
4.3 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在不同水平手机依赖间的差异检验
4.3.1 社会支持在不同水平手机依赖间的比较
4.3.2 心理弹性在不同水平手机依赖间的比较
4.4 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4.4.1 高中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4.4.2 高中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4.4.3 高中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4.5 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回归分析
4.6 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中介效应检验
5 分析与讨论
5.1 高中生手机依赖程度分析
5.1.1 高中生手机依赖总体分析
5.1.2 高中生手机依赖各维度分析
5.2 高中生手机依赖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5.3 高中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分析
5.3.1 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分析
5.3.2 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分析
5.3.3 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分析
5.4 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6 结论
7 教育建议
7.1 社会支持方面
7.2 心理弹性方面
8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276905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以往研究不足及创新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手机依赖的综述
2.1.1 国内外手机依赖的概念
2.1.2 本研究手机依赖的界定
2.1.3 手机依赖的测量工具
2.1.4 国内外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2.2 社会支持综述
2.2.1 社会支持的概念
2.2.2 社会支持的测量工具
2.2.3 社会支持的作用
2.3 心理弹性综述
2.3.1 心理弹性的概念
2.3.2 心理弹性的测量工具
2.3.3 心理弹性的作用
2.4 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2.4.1 社会支持对手机依赖的影响研究
2.4.2 心理弹性对手机依赖影响研究
2.4.3 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理论基础
3.3 研究内容
3.4 研究假设
3.5 研究方法
3.5.1 研究对象
3.5.2 研究工具
3.5.3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高中生手机依赖状况
4.2 高中生手机依赖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描述性分析
4.2.1 高中生手机依赖在性别上的比较
4.2.2 高中生手机依赖在是否独生上的比较
4.2.3 高中生手机依赖在不同年级上的比较
4.3 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在不同水平手机依赖间的差异检验
4.3.1 社会支持在不同水平手机依赖间的比较
4.3.2 心理弹性在不同水平手机依赖间的比较
4.4 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4.4.1 高中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4.4.2 高中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4.4.3 高中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4.5 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回归分析
4.6 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中介效应检验
5 分析与讨论
5.1 高中生手机依赖程度分析
5.1.1 高中生手机依赖总体分析
5.1.2 高中生手机依赖各维度分析
5.2 高中生手机依赖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5.3 高中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分析
5.3.1 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分析
5.3.2 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分析
5.3.3 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分析
5.4 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6 结论
7 教育建议
7.1 社会支持方面
7.2 心理弹性方面
8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276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27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