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俄罗斯教育权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6 19:4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教育法制建设的深入,有关教育权问题的研究愈显重要。教育权是指为实现公民学习权利和接受教育的义务而由各教育关系主体享有的各项权利,是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也是教育法学研究和教育法制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其本质是由法律确定、区分和维护的社会权利。本研究运用历史法、比较法、文献分析法、图表法等教育法制研究的基本方法,从教育法制建设的角度,通过对中俄两国教育权的发展做比较研究,明确提出了教育权的定义,论证了教育权是一项人的基本权利和社会权利,包括国家、家庭和社会教育权三种类型,而国家教育权居主导地位。前苏联经历了七十多年教育权发展历程,通过教育立法保证了教育的全民性和教育权的实施。其后的俄罗斯联邦在经济巨大滑坡的情况下仍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通过颁布和实施《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等一系列法规,对公民教育权方面作了非常详尽的规定,以保障教育权的实现。我国的教育权建设始于建国初期,我国第一部宪法就明确了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其中也包括教育权利。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各项教育法规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权的概念,指明了国家、学校、教师、家长和...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教育权与教育法制的关系
一、 教育权的涵义
(一) 人权概说
(二) 教育权
二、 教育法制与教育权
三、 研究中俄两国教育权的意义
第二部分 俄罗斯的教育法制建设与教育权
一、 苏联时期的教育法制建设和教育权
(一) 苏联时期的教育法制建设
(二) 苏联时期各教育关系主体的教育权
二、 九十年代俄罗斯教育法制建设的概况
三、 俄罗斯各教育关系主体的教育权
第三部分 中国的教育法制建设与教育权
一、 中国教育法制建设概况
二、 中国各教育关系主体的教育权
第四部分 中俄两国教育权问题的比较研究
一、 现代社会教育权问题日益突出
二、 对中俄两国教育权问题的分析
(一) 扩大教育选择权
(二) 办学模式多样化
(三) 注重提高教育质量
(四) 改革教育评价
三、 对教育权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 教育权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 城乡教育权的差别
2、 男女教育权的差别
3、 民族间教育权的差别
4、 残疾人的教育权相对缺乏
(二) 促进教育权实现的原则和条件
1、 促进教育权实现的原则
(1) 维护国家教育权的统一性
(2) 保障公民个人接受教育的自主性
2、 促进教育权实现的条件
(1) 发展经济
(2) 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3) 建立民主政治
(4) 重视文化传统
(5) 控制人口数量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俄教育私有化战略的考察与思索[J]. 王义高. 比较教育研究. 2001(01)
[2]从致叶利钦的公开信看俄罗斯教育的现状[J]. 王义高. 外国教育研究. 2000(02)
[3]教育与人权[J]. 李招忠.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0(02)
[4]俄罗斯的自费高等教育[J]. 师程梅. 世界教育信息. 2000(03)
[5]俄罗斯初等职业教育发展概述[J]. 邱兴. 教育与职业. 2000(03)
[6]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教育权作用的再认识[J]. 秦惠民.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2)
[7]前苏联的民族语言教学[J]. 何俊芳. 民族教育研究. 2000(01)
[8]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在1999年12月7日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朱开轩. 高校理论战线. 2000(01)
[9]俄罗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私有化趋向[J]. 肖甦. 东欧中亚研究. 1999(06)
[10]俄罗斯教育领域的经济改革[J]. 孙明良. 东欧中亚研究. 1999(06)
本文编号:3287648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教育权与教育法制的关系
一、 教育权的涵义
(一) 人权概说
(二) 教育权
二、 教育法制与教育权
三、 研究中俄两国教育权的意义
第二部分 俄罗斯的教育法制建设与教育权
一、 苏联时期的教育法制建设和教育权
(一) 苏联时期的教育法制建设
(二) 苏联时期各教育关系主体的教育权
二、 九十年代俄罗斯教育法制建设的概况
三、 俄罗斯各教育关系主体的教育权
第三部分 中国的教育法制建设与教育权
一、 中国教育法制建设概况
二、 中国各教育关系主体的教育权
第四部分 中俄两国教育权问题的比较研究
一、 现代社会教育权问题日益突出
二、 对中俄两国教育权问题的分析
(一) 扩大教育选择权
(二) 办学模式多样化
(三) 注重提高教育质量
(四) 改革教育评价
三、 对教育权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 教育权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 城乡教育权的差别
2、 男女教育权的差别
3、 民族间教育权的差别
4、 残疾人的教育权相对缺乏
(二) 促进教育权实现的原则和条件
1、 促进教育权实现的原则
(1) 维护国家教育权的统一性
(2) 保障公民个人接受教育的自主性
2、 促进教育权实现的条件
(1) 发展经济
(2) 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3) 建立民主政治
(4) 重视文化传统
(5) 控制人口数量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俄教育私有化战略的考察与思索[J]. 王义高. 比较教育研究. 2001(01)
[2]从致叶利钦的公开信看俄罗斯教育的现状[J]. 王义高. 外国教育研究. 2000(02)
[3]教育与人权[J]. 李招忠.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0(02)
[4]俄罗斯的自费高等教育[J]. 师程梅. 世界教育信息. 2000(03)
[5]俄罗斯初等职业教育发展概述[J]. 邱兴. 教育与职业. 2000(03)
[6]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教育权作用的再认识[J]. 秦惠民.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2)
[7]前苏联的民族语言教学[J]. 何俊芳. 民族教育研究. 2000(01)
[8]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在1999年12月7日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朱开轩. 高校理论战线. 2000(01)
[9]俄罗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私有化趋向[J]. 肖甦. 东欧中亚研究. 1999(06)
[10]俄罗斯教育领域的经济改革[J]. 孙明良. 东欧中亚研究. 1999(06)
本文编号:3287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287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