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杰斯人本主义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发布时间:2021-07-25 23:51
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我们党永葆活力,我们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严重缺乏适合个性发展的可操作性内容。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教育思想所提倡的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人格中自我的作用,重视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却能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本文正是通过对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具体包括:心理学、教育思想、科学观等)的介绍,把握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实用主义以及道家等的哲学基础,同时分析了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在各个国家、地区的应用现状。通过对教育评价的唯智倾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际关系的隔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存在差异性,教育过程缺乏实践性;以及以完整的人为目标,以现实问题为基础,以意义学习为条件,以价值评估为手段的说明;寻求并揭示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最终从重视受教育者的地位,把握教育者的作用,突出实践的意义等三个方面实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契合。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论文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写作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2章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概述
2.1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2.1.1 生平及心理治疗观的形成
2.1.2 自我理论
2.1.3 心理治疗观
2.2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2.1 教育目标
2.2.2 学习理论
2.2.3 教学理论
2.2.4 师生关系
2.3 罗杰斯人本主义科学观的主要内容
2.3.1 主观性知识
2.3.2 人格改变假设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与应用状况
3.1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3.1.1 现象学的哲学基础
3.1.2 存在主义的哲学基础
3.1.3 实用主义的哲学基础
3.1.4 道家的哲学基础
3.2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应用状况
3.2.1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在美国的应用
3.2.2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在日本的应用
3.2.3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在台湾地区的应用
3.2.4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在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应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4.1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要性
4.1.1 从教育评价看二者契合的必要性
4.1.2 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看二者契合的必要性
4.1.3 从教育个体的差异看二者契合的必要性
4.1.4 从教育过程看二者契合的必要性
4.2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可能性
4.2.1 “完整的人”为二者契合确立可能性目标
4.2.2 “现实问题”为二者契合奠定可能性基础
4.2.3 “意义学习”为二者契合创造可能性条件
4.2.4 “价值评估”为二者契合提供可能性手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探索
5.1 重视受教育者的地位
5.1.1 重视受教育者的选择性
5.1.2 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性
5.1.3 重视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5.2 重视教育者的作用
5.2.1 教育者应成为教育的促进者
5.2.2 教育者应运用好非指导性教育
5.3 重视实践的意义
5.3.1 加深对实践意义的理解
5.3.2 把握好实践的具体模式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治疗和教育中的有意义学习[J]. 卡尔·罗杰斯,洪丕熙. 外国教育资料. 1984(02)
本文编号:3303016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论文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写作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2章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概述
2.1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2.1.1 生平及心理治疗观的形成
2.1.2 自我理论
2.1.3 心理治疗观
2.2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2.1 教育目标
2.2.2 学习理论
2.2.3 教学理论
2.2.4 师生关系
2.3 罗杰斯人本主义科学观的主要内容
2.3.1 主观性知识
2.3.2 人格改变假设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与应用状况
3.1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3.1.1 现象学的哲学基础
3.1.2 存在主义的哲学基础
3.1.3 实用主义的哲学基础
3.1.4 道家的哲学基础
3.2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应用状况
3.2.1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在美国的应用
3.2.2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在日本的应用
3.2.3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在台湾地区的应用
3.2.4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在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应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4.1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要性
4.1.1 从教育评价看二者契合的必要性
4.1.2 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看二者契合的必要性
4.1.3 从教育个体的差异看二者契合的必要性
4.1.4 从教育过程看二者契合的必要性
4.2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可能性
4.2.1 “完整的人”为二者契合确立可能性目标
4.2.2 “现实问题”为二者契合奠定可能性基础
4.2.3 “意义学习”为二者契合创造可能性条件
4.2.4 “价值评估”为二者契合提供可能性手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探索
5.1 重视受教育者的地位
5.1.1 重视受教育者的选择性
5.1.2 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性
5.1.3 重视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5.2 重视教育者的作用
5.2.1 教育者应成为教育的促进者
5.2.2 教育者应运用好非指导性教育
5.3 重视实践的意义
5.3.1 加深对实践意义的理解
5.3.2 把握好实践的具体模式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治疗和教育中的有意义学习[J]. 卡尔·罗杰斯,洪丕熙. 外国教育资料. 1984(02)
本文编号:3303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30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