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技术时代教育哲学的拓展研究——兼论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的深度融合何以可能

发布时间:2021-08-03 18:27
  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这一教育愿景,该文从教育原理(理论)融合信息技术的角度,深度剖析技术时代教育哲学拓展的理论准备、现实基础与可能框架。20世纪的绝大多数思想家与哲学流派都尤为关注与人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技术问题,并形成了一批内容与方法各异的技术理论,这些理论为教育哲学的拓展准备了理论资源;同时,现代技术对教育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均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从而使得教育哲学的技术拓展具备了现实基础;最后,参照教育哲学体系的构建方式,提出教育哲学技术向度的一个可能框架,从抽象到一般包括:教育中的人与技术、教育与技术以及教学与技术,为当前教育和技术的关系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考。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4,(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技术时代教育哲学拓展的理论准备
二、技术时代教育哲学拓展的现实基础
    (一)技术对教育的物质层面的影响
    (二)技术对教育的制度层面的影响
    (三)技术对教育的观念层面的影响
三、技术时代教育哲学拓展的可能框架
    (一)拓展思路的选择
        1.教育中的人与技术
        2.教育与技术
        3.教学与技术
    (二)关于拓展思路的再解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及其中的延异运动——基于技术现象学观点的分析[J]. 叶晓玲,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2013(06)
[2]“工具制造者”还是“心灵制造者”?——刘易斯·芒福德论人的本质[J]. 练新颜.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11)
[3]论教育制度的变革[J]. 李江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04)
[4]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 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2011(07)
[5]技术现象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J]. 陈维维.  电化教育研究. 2010(12)
[6]技术现象学视野中的人性结构——斯蒂格勒技术哲学思想述评[J]. 郭晓晖.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07)
[7]论教育哲学的时代转向[J]. 刘旭东.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34)
[8]从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看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J]. 李美凤,李艺.  中国电化教育. 2008(01)
[9]当代西方哲学中的“第二次革命”[J]. 江怡.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10]何为“物”——海德格尔“物”之探索的考察[J]. 戴月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10)



本文编号:3320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320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e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