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理解的问题链教学
发布时间:2021-09-08 19:42
深度理解作为深度学习的基础,在认识论上强调知识本质的社会建构性、知识存在的关联结构性、知识获得的主体参与性。以关联为基础、以学科核心思维为依据的问题链教学,利用问题将学习者卷入具有思考性的学习活动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构新知识,建立概念间丰富的网络结构,从而有利于学习者深度理解的形成。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20,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深度理解的内涵及其认识论
(一)深度理解的内涵
(二)深度理解体现的认识论
二、问题链教学何以能促进深度理解
(一)以主干问题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二)学科核心思维为设计深度思考的材料与活动提供了依据
(三)适度的思考空间为学习者深度思考提供了现实条件
(四)表达交流为学习者心智模式的激活与优化提供了载体
三、问题链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一)以三大关联为依据寻找问题链教学切入点
(二)以学科核心思维方法为脉络架设问题链
(三)以问题功能为依据为学生提供思考与表达的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问题解决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J]. 刘楠,李文胜. 基础教育课程. 2019(06)
[2]论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J]. 钱旭升.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9)
[3]基于问题链的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一项课例研究的启示[J]. 唐恒钧,HAZEL TAN,徐元根,张维忠. 数学教育学报. 2018(03)
[4]皮尔士科学发现逻辑视角下的“儿童即语言学家”类比[J]. 李曙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5]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践模式——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J]. 马云鹏.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4)
[6]学习的意义感:价值、内涵与达成[J]. 容翠,伍远岳. 教育发展研究. 2016(18)
[7]理解性学习的实践策略: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J]. 郭晓娜. 全球教育展望. 2016(02)
[8]透视“三重联系”的内在层次性[J]. 彭亮. 江苏教育. 2015(26)
[9]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安富海. 课程.教材.教法. 2014(11)
[10]小学教师课堂问答行为分析[J]. 张芳芳,董新良.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2)
本文编号:3391369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20,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深度理解的内涵及其认识论
(一)深度理解的内涵
(二)深度理解体现的认识论
二、问题链教学何以能促进深度理解
(一)以主干问题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二)学科核心思维为设计深度思考的材料与活动提供了依据
(三)适度的思考空间为学习者深度思考提供了现实条件
(四)表达交流为学习者心智模式的激活与优化提供了载体
三、问题链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一)以三大关联为依据寻找问题链教学切入点
(二)以学科核心思维方法为脉络架设问题链
(三)以问题功能为依据为学生提供思考与表达的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问题解决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J]. 刘楠,李文胜. 基础教育课程. 2019(06)
[2]论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J]. 钱旭升.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9)
[3]基于问题链的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一项课例研究的启示[J]. 唐恒钧,HAZEL TAN,徐元根,张维忠. 数学教育学报. 2018(03)
[4]皮尔士科学发现逻辑视角下的“儿童即语言学家”类比[J]. 李曙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5]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践模式——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J]. 马云鹏.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4)
[6]学习的意义感:价值、内涵与达成[J]. 容翠,伍远岳. 教育发展研究. 2016(18)
[7]理解性学习的实践策略: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J]. 郭晓娜. 全球教育展望. 2016(02)
[8]透视“三重联系”的内在层次性[J]. 彭亮. 江苏教育. 2015(26)
[9]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安富海. 课程.教材.教法. 2014(11)
[10]小学教师课堂问答行为分析[J]. 张芳芳,董新良.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2)
本文编号:3391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39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