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1-10-04 22:57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当代启示”的论题,旨在通过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主要内容的阐述,结合当下中国农村现实,说明平民教育思想对今天中国现代化特别是农民现代化的启示。笔者在导师齐佩芳教授的指导下,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运用现代化理论和现代教育学原理,对该论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全文除引言和结语以外,共分为三部分。在引言中,笔者对研究该论题的意义及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说明,并对本文所涉及的关键性概念——平民教育,进行了界定。同时,对论文的分析框架进行了提纲挈领的说明。第一部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简介。论文首先简略介绍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追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宗旨——“除文盲、做新民”,从总体上说明平民教育的目的,即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国民。二是“四大教育、三大方式”,晏阳初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农民存在“愚、穷、弱、私”四大病症,他提出用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解决此四大病症,并且拟定了四大教育的实施方式,即推行四大教育的途径——学校...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简介
    (一)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理论渊源
    (三)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1. 除文盲、做新民
        2. 四大教育、三大方式
        3. 乡村改造运动的十大信条
二.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评价
    (一)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特点
        1. 平等性
        2. 实践性
        3. 创新性
        4. 科学性
        5. 系统性
        6. 普世性
    (二)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评价
三.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 农民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核心
    (二) 改革农村精英教育,开展平民教育,促进农民现代化的实现
    (三) 知识分子走出“书斋”,融入民间社会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教育:一个关乎良心、历史和正义的问题[J]. 余世存.  中国改革. 2002(10)
[2]知识分子危机与批判精神的复苏2[J]. 索飒海因兹·迪特里齐.  读书. 2002(06)
[3]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J]. 李少元.  人民教育. 2002(05)
[4]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俞丽青,程平.  安徽教育. 2002(10)
[5]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方法论初探[J]. 周逸先.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03)
[6]评晏阳初平教会乡村建设的实践和理论[J]. 张卫军.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02)
[7]论重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新体制——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困境与出路[J]. 周晓红,孙艳霞.  东北师大学报. 2002(02)
[8]论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经济的发展[J]. 廖兵,尹友辉.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2(01)
[9]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 张夫伟.  中国成人教育. 2002(01)
[10]浅谈农村社会转型与农村教育[J]. 任春荣.  教育与职业. 2002(01)



本文编号:3418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418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9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