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简析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28 21:40

  [论文摘要]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影响着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的质量,为此,文章从当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现状入手,探讨分析了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教师 继续教育 课程体系

  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过程中统一指向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系统。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为教育的不断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我国在1999年制定政策规定,中小学教师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定期进行继续教育,以不断增强教师的素质,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1.课程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基本以“3+X型”为主要特征。目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相对比较稳定,各地对于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不断地进行了探索和努力,这些有益探索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形成和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基本稳定为“3+X”型,其中“3”主要是指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三门课程的知识是教师继续教育进程中必须具备且需要不断修炼的。其中本体知识主要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这类知识的获得是教师对专业领域内知识不断更新的过程。条件类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教师通过这些知识将自身所具有的本体性知识以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这类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不断更新公共课知识来实现。实践知识则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拥有实践性知识,不仅是知识量的增加,更是质的变化,它往往需要教师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开展的继续教育内容。目前,这三门基础课程都已经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发挥着稳定的基础性作用。“X”则是为不同层次的教师设定的比较灵活的一门继续教育课程。
  2.课程体系结构相对稳定。课程体系结构稳定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模块化特征比较明显,例如将公共课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模块,将专业课划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个方面。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两大板块,选修课可分为教育理论研究类模块、现代教育技术类模块。专业课可分为包括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类模块、教学技能训练类模块在内的五个模块,它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精神都给予不同程度的关照,增强了继续教育的效果。
  3.课程体系具有较为完整的层次性。完整的层次性是指循序渐进地按照教师成长的规律对其开展有效的继续教育。同一名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接受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不同教师在同一发展层面也要接受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

  二、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设置不合理。现行课程目标不能体现出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对以往应试教育目标的一种修补,素质教育思想在继续教育中则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例如过分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将社会的要求置于教育之上,对教师个人发展的内在需求重视程度不够。再如,简单的知识培训泛滥,缺乏全面系统的对教师精神层面的培育和提高,造成教师的职业素养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另外,仅重视教师们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对于综合素质,例如交际能力、与学生的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相对较少。
  2.缺乏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一个健康合理的课程结构不仅包括国家层面普适性较强的公共课程,地方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能够体现地方经济特色,能为地方发展提供服务的特色课程。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特色制定校本课程。这三者构成了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多元化课程。但是目前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仅将国家课程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地方特色培训和院校特色培训还没有显现出来,这就造成了必修课程过多而选修课程不足,教师的个性化培养需求在目前的继续教育制度下很难发挥出来。另外,教师继续教育都是集中在课堂上对各种理论的学习,那些对教师实践活动指导性较强的现场观摩、实践教学等形式的培养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造成了培养模式单一,久而久之甚至容易使学员产生厌学情绪,达不到继续教育的目的。
  3.课程开发机制不合理。课程开发机制不合理造成课程体系不能完全适应被培训课程的要求。例如课程开发主体单一,没有形成良好的意见渠道。在教师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包揽了编制教材、设计课程、制定培养目标和评价制度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我们不能否认其对教师继续教育所付出的努力,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说,课程体系开发是为教师的继续成长服务的,少了一线教师的参与和意见反馈是不科学的、不完善的。
  4.课程内容与教师的实际需求不一致。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课程内容过于先进、科学,已经超出了教学和教师的需要。虽然前沿的知识能够使教师积累更多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但是如果过于强调这些知识,则会忽视传统的、起基础性作用的知识。另外,对于纯知识内容的过分重视也容易忽视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
  5.教学手段的滞后导致继续教育的效果受到负面影响。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教师继续教育长期沿用的课堂灌输方式相对于时代环境来说已经显得过于陈旧,已经难以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网络环境下,人们接触外界思想信息的主要方法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网络能够将知识加工成更受欢迎和更容易被接受的形式对学员产生影响,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反复证明了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辅助教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针对某师范院校所做的关于教师教学手段对于教学效果影响的调查中显示,在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班级中,学生的满意度较高,且成绩也普遍较高,而那些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手段的班级的成绩并不理想。



  三、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的对策

  1.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设置应以全面发展为原则,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为继续教育的目标,也不能仅仅只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我们应当通过继续教育的实施确保教师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即除了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还应当不断地完善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师对学生需求的了解与把握等。课程目标要统筹社会需求与教师个人需求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学科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兼顾课程目标的全面性。拓宽知识面应当成为教师继续教育永恒的追求,但是不能成为继续教育的唯一目标,继续教育还要重视教师全面素质的培养,要重视提高教师在人格、性格、品性、修养等方面的素质。
  2.调整新的课程结构。首先,调整新的课程结构要能够保证课程结构的完整性、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充分优化现有的课程结构。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保证课程结构兼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学员个体课程四方面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和调配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重视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齐头并进,共同提升教师素养。其次,在保证学科课程授课质量的同时,还应通过活动课程来完善教师的素质。再次,还应当保证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合理比例,不仅要提升教师的显性素质,同时还应当修炼教师的隐性素质,将综合化课程体现在全部的教学活动中。最后,优化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还应当提高课程结构的“时间序”,也就是随着课程进度的不断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要使课程的难度和层次表现出有节奏有步骤的递进,避免内容的重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总而言之,课程结构是保证教师继续教育素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的第一道保障线。只有在体制上贯彻终身教育理念,只有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才能使教师的素质得以发展,,同时也使学生间接受益。
  3.课程实施的新设计。首先,将学员经验列为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学员经验是教师们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最能对教学产生直接作用的经验,所以在继续教育中,有必要系统地收集整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使这些宝贵经验成为其他教师完善自身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培训中还应当设置一定的课程,促使教师对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评价、反思,形成自我纠正能力。
  其次,在课程实施中突出主体。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突出主体就是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它们能够自觉地、能动地参与继续教育,而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式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不强行规定学生应当做什么或者不用应当做什么,让学生有充分的权利决定自己在学习中的各种事项,甚至学生可以有权选择学习内容,使得学生的思想不再受到束缚,能够自觉地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创造精神和主动精神,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也应当体现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给教师的自主学习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对自己的进修学习有更多的决定权,而不是一味地听从导师的安排与指挥,这会使得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和科学。
  最后,注重体验式课程的设置与规划。体验式教学是相对于灌输式教学提出的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继续教育来说,体验式教学尤其重要。课程体系要将课程设计为教师获取直接经验的途径,这种切身的体验其实就是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理论知识的过程,通过实践锻炼和验证形成对教学更加理性和科学的认识。具体而言,体验式课程可以组成学员学习小组,通过交流讨论来增长他们的经验和能力。

  四、结语

  课程建设问题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它既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培养目标的主要形式和途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育的质量。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是决定教师素质提升方式和提升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课程体系中应当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创新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整体上推动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如同一条现代化的生产线,它在科学的指导思想的统领下,通过先进的技术设置,不断培养出大批合格的教师。



本文编号:35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5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0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