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6-04-28 21:05
[论文摘要]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递增,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更为苛刻。因此,需要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全程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理性就业。
[论文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就业教育
2009年以来,由金融危机的肆意破坏所导致的恶劣经济态势得到了相应控制,全球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性增长的趋势,世界各经济体逐渐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所谓后金融危机时期,是指金融危机渐渐过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慢慢复苏,但其增长比较缓慢且容易出现波动的时期。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导致金融危机的因素还在影响,各种经济刺激措施又引来新的隐患,使得全球就业形势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按照以往金融危机的经验,就业形势要想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需要经济复苏后4~5年的时间,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另外,由于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其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变化,但很多高校对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变化认识不足,没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根据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社会经济需求变化,分析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构建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对于高校及时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直面挑战: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教育
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经济复苏还需要很长一个过程,经济形势仍然波动不定,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一)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更为苛刻
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为了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变革,必然会对本国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拉动内需、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创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等,将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些将要求学校向企业输送更多接受过良好教育、具有更高技术能力的优秀人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苛刻,要求应聘者应具备如下人才类型的要求:一是高层次专业人才。中小企业的转型,将需要能够成为领导研发小组进行产品研发的技术骨干,并具备管理能力的高端型人才。二是复合型人才。企业在兼并和重组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会让员工兼任更多的岗位和任务,需要应聘者满足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三是国际型人才。国外公司为降低人力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将部分工作交由其他公司完成,需要应聘者满足既掌握专业技术,又具备外语交流能力的国际型人才要求。四是实践型人才。企业为了摆脱困境,需要应聘者成为能够开拓市场或研发产品的实战型人才。
(二)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递增,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虽然中国政府齐抓共管,及时果断地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产业调整与推进就业政策等,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时期举世瞩目的快速增长局面。但是,因我国经济增速仍低于金融危机前水平,危机后各种“隐患”依然存在,落实政策也要花费一定时间,就业形势在短期内很难好转。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指出,相对于经济的全面恢复,就业率通常需要多花4~5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由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危机将会持续6~8年之久。另外,自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年年增长,据凤凰教育网报道,201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万,比2010年多出30万, 2012年我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突破680万,创历史高峰。因此,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三)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
金融风暴后的严峻形势使得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由于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预测和规划,盲目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学生培养趋同现象严重,毕业生产出与市场需求脱钩,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路径。在金融危机过后的就业寒冬里,大众心中的名牌学校就业率未必就高,一些冷专业毕业生往往比所谓“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一些低技能岗位供不应求,求职者甚多,而有些高技能人才紧缺、岗位空缺,找不到相应专业的毕业生。这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早就存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工作岗位需求缩减及部分行业的不景气显然加剧了这种矛盾。
二、应对挑战: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改革
高校应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特征和日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及时建立和完善具备教育服务、实践教育、就业指导等多功能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为大学生确定正确的职业目标、提高职业竞争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全程就业教育服务体系
根据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全程就业教育服务体系。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文件精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仅针对应届毕业生,而应贯穿于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后金融危机时期,高校应不断完善就业教育体系,可按学生入学初期、学习探讨期和决策期三个时段来划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开展针对各时段的就业教育活动。在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年级、专业、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等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努力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设不同工作和实践环境,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全程指导与教育服务,使他们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更好地认识自我、超越自我,迅速掌握就业技能,满足市场所需。
当然,由于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大学生全程就业教育服务应兼顾个性化要求。虽然课程教育能起到普及理论知识的作用,,但不同个体的职业定位和职业方向的选择还需要个性化的辅导和咨询。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服务咨询体系建设,引导大学生认清自我及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尤为必要。高校可在就业服务中心或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咨询室,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咨询师,接受大学生的个别咨询。对大学生面临的普遍性就业问题,高校可通过组织各种工作坊和团体咨询的方式,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另外,还可实行就业导师制,或针对特定学生群体举办职业训练营等,帮助广大学生科学有效地规划自己的未来,使其在大学期间自觉探寻和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并用职业要求和规范来安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让大学生活变得更加“职业化”。
(二)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针对近年大学毕业人数激增、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状况,高校需要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的考验,为了提高企业人员素质,节省培训成本,大多要求高校提供的毕业生是“成品”——能招之即用的,而非“半成品”——仍需继续培训。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我国高校的就业教育能否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如何满足这种看似“不合理”的要求?唯一的方法大概只有一个:那就是高校必须加强实践教育,以应对企业比过去更为苛刻的用人要求。
首先,实践性原则应贯彻就业教育的始终。立足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实情与个体需求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避免出现纯理论化和抽象化的就业教育,高校的课程应以解决学生个人的发展问题和解决就业的实际要求相结合为主要任务。要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就业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方式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搭建更多平台,创造多种机会。如鼓励大学生参加见习、顶岗实习,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管理等;指导大学生建立和参加各种社团,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协会、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站、校企合作俱乐部、校企交流协会等;鼓励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做社会兼职、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等等。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及丰富性。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分析典型案例、分享成功校友经验、模拟现场面试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职业及行业;在教学方法及手段方面,尽量采用小班体验式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及学校的实训设备与场所,使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在考核形式方面,可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试与考查相结合,不仅注重大学生的学习感受,更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所得。
(三)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理性就业
针对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的现实,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理性就业。首先,要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专业职业指导师资力量,这是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的关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从事该项工作的教师应具备深厚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和开阔的就业教育视野,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另外,还需具备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招聘、选拔和培养相应的师资力量。可通过招聘这方面专业的毕业生,或在校内选拔一些具备从事该项工作条件和基础的教职工,以派出学习或校内培训等方式,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就业导教育师资队伍。其次,要引导学生理性就业。帮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平凡的岗位上立志建功立业。要让学生懂得 “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只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无论在哪里,做什么,都可能会大有作为。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要求,合理设置教育课程,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并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社会的人才需求,从全人教育和终身教育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职场态势和个人特性,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在实现个人抱负和社会理想相结合的基础上,愿意投身老少边穷地区合理就业,解决和平衡当前我国各地区人才分布不均和结构失调的现象。
总之,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经济转型升级,整个社会就业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的用人观念也在发生改变。高校就业教育也应随之进行改革,只有如此,高校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国高等教育也才可能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互动中,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本文编号:35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