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构建本土的小班化德育文化

发布时间:2017-05-27 16:19

  本文关键词:构建本土的小班化德育文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小班化德育的重点,就是基于中国文化、社会转型期的教育环境,利用小班额特有的环境优势,研究小班化德育的本土知识。小班化教育被视为一种缩小班级规模,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过程。它源自西方并与西方文化和教育传统一脉相承。小班化德育的本土知识包含了时间、空间和文化特征三大要素。要建构小班化德育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本土知识;班额;西方文化;班级规模;文化特征;教育过程;课堂环境;教育传统;活动文化;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小班化德育的重点,就是基于中国文化、社会转型期的教育环境,利用小班额特有的环境优势,研究小班化德育的本土知识。 小班化教育被视为一种缩小班级规模,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过程。它源自西方并与西方文化和教育传统一脉相承。小班化德育的本土知识包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海;杨林国;;教育名城建设之路上的南京小班化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24期

2 金连平;刘力;郝京华;张治;杨林国;汪笑梅;宋宁;李兆文;杨孝如;陆毅;;面向“每一个”: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24期

3 黄永刚;;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小班化教育探索——天津市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1期

4 喻莉;王中华;;反思十五年来我国小班化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08期

5 ;“小班化”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5年09期

6 ;走进小班化——杭州的小班化教育[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7年S1期

7 卞玉;;小班化教育要改变的是什么[J];辽宁教育;2010年09期

8 ;“幸福每一个”的南京市小班化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18期

9 郑传清;;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提升小班化教育品质[J];理科考试研究;2012年24期

10 吕谊;小班化教育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山东教育;2002年Z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佳怡;小班化教育已成南京市民择校新取向[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2 萱文;建设小班化学校文化 提升小班化教育品质[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江苏省大丰市教育局 丁善辉;区域小班化教育需探索“破茧”之策[N];中国教育报;2012年

4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刘永和;小班化教育的未来路径[N];江苏教育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王敏;小班化教育,让“每朵小花”都灿烂绽放[N];东营日报;2014年

6 城区北石槽小学校长 李会红;“小班化教育”——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N];长治日报;2005年

7 刘庆传;南京大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育”[N];新华日报;2004年

8 罗树庚;小班化教育 我们在实践[N];中国教师报;2007年

9 顾佳怡 任松筠;同行关注南京小班化教育试验[N];新华日报;2006年

10 柯杨;公办学校停收小班费[N];河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先保;小班化教育中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班化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宏才;小班化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庞红卫;小班化教育的历史考察与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白冰;区域推进小班化教育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6 于素红;小班化对有效教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汤燕;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孟媛;美国小班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钟昱;美国小班化教育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构建本土的小班化德育文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400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2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