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基于Flex教学仿真平台的研发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05 08:00

  本文关键词:基于Flex教学仿真平台的研发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需求分析 虚拟仿真 3D建模 教育 FLEX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工业生产到医疗设备,从高速发达的都市,到僻静偏远的农村小镇,计算机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它同样也深入教育行业。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化学、生物、数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的虚拟仿真技术可应用日常教学中,学科平台中还包含了虚拟实验室,解决了传统实验室的很多问题,在虚拟环境下的实验操作不存在安全隐患,操作者可以放心进行实验,其次,通过学科平台的效果包含了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另外,仿真平台能够增加各种学科特有的元素,满足教师日常教学所需,该软件简单易用,学生老师都可用之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科仿真平台现状进行列举、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功能日益完善使我们对其前景非常乐观,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虚拟环境的真实性还有待提高,诊断功能还不是很完善,软件的推广覆盖面还不够全面等等,论文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改善。文中先是对初中教学平台的目标的要求进行了总体阐述,然后整理了对当前学科平台的相关研究,配合参考文献内容,对系统的对系统的整个概念进行介绍,本文详细介绍了知识表示,并针对各种表示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到适合本系统的方法。接着又利用FLEX技术,结合3D建模的技术,根据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式与有限自动机结合的方式对各学科特有的教学演示过程,例如:实验操作、实验规则、实验仪器进行表示。将这些表示结果运用到仿真效果中,并详细分析了诊断算法。最后,介绍了整个平台系统所需要的技术基础,以及技术难点介绍。整体平台研发的代码量达到6万行以上,并根据该系统申请了国家软件著作权《化学虚拟仿真实验室云平台》和《智慧校园数学公共云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关键词】:需求分析 虚拟仿真 3D建模 教育 FLEX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TP391.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本系统简介11
  • 1.2 智能化教育现状11-12
  • 1.2.1 虚拟仿真简介11-12
  • 1.2.2 Flex简介12
  • 1.3 研发背景12-14
  • 1.3.1 国内发展现状12-13
  • 1.3.2 目前存在问题13-14
  • 1.4 本文的组织和结构14-15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与研究15-26
  • 2.1 FLEX技术15-20
  • 2.1.1 Flex简介15-16
  • 2.1.2 Flex与RIA16-19
  • 2.1.3 RIA技术的发展与特点19
  • 2.1.4 XML与ActionScript19-20
  • 2.2 虚拟仿真技术20-25
  • 2.2.1 虚拟仿真技术20-21
  • 2.2.2 虚拟仿真的国内外研究21-23
  • 2.2.3 虚拟仿真的分类23-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需求分析26-40
  • 3.1 需求背景26-28
  • 3.1.1 需求提出26
  • 3.1.2 用户需求调研26-28
  • 3.2 需求定性分析28-29
  • 3.2.1 基于Flex核心技术跨平台系统28
  • 3.2.2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28
  • 3.2.3 整合各类资源28
  • 3.2.4 优质的用户交互体验28-29
  • 3.3 教学仿真平台的详细需求29-37
  • 3.3.1 基础平台需求30-31
  • 3.3.2 数学模块需求31-34
  • 3.3.3 化学平台需求34-36
  • 3.3.4 生物平台需求36-37
  • 3.4 教学仿真平台的网络拓扑结构37-38
  • 3.5 教学仿真平台的软硬件平台38-39
  • 3.6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设计与实现40-61
  • 4.1 教学仿真平台的设计40-46
  • 4.1.1 系统核心架构40-41
  • 4.1.2 应用层41-42
  • 4.1.3 引擎层42-43
  • 4.1.4 数据交互层43-44
  • 4.1.5 数据存储层44-46
  • 4.2 教学仿真平台的UML架构46-47
  • 4.3 教学仿真平台的实现47-60
  • 4.3.1 教学平台总体UI设计47-48
  • 4.3.2 基础平台导航层的实现48-49
  • 4.3.3 基础平台弹出层框架的实现49-51
  • 4.3.4 数学平台实时交互事件实现51-54
  • 4.3.5 化学平台仿真实验实现54-59
  • 4.3.6 生物平台仿真实验实现59-60
  • 4.4 本章小结60-61
  • 第五章 教学仿真平台的应用61-75
  • 5.1 教学仿真平台的应用场景61-62
  • 5.2 基础模块应用展示62-65
  • 5.2.1 统一的操作界面62
  • 5.2.2 可视化编辑工具62-63
  • 5.2.3 界面绘制工具63
  • 5.2.4 文件操作工具63-65
  • 5.3 数学模块应用展示65-70
  • 5.3.1 数学资源65
  • 5.3.2 数学基础工具65-67
  • 5.3.3 数学知识点仿真工具67-70
  • 5.4 化学模块应用展示70-73
  • 5.4.1 化学资源70-72
  • 5.4.2 虚拟实验构建工具72-73
  • 5.5 生物模块应用展示73-74
  • 5.5.1 仿真显微镜73
  • 5.5.2 仿真食物链73-74
  • 5.5.3 生物仿真实验室74
  • 5.6 本章小结74-75
  • 第六章 教学仿真平台测试75-79
  • 6.1 测试环境75
  • 6.2 单元测试75-77
  • 6.3 综合测试77-78
  • 6.4 本章小结78-79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79-80
  • 7.1 总结79
  • 7.2 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2-83
  • 致谢83-84
  • 附件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葆华;冯佐海;庞保成;缪秉魁;;高校学科平台建设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2期

2 张明光;李家祥;陈惠宁;;地方高校学科平台建设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3年06期

3 张淑林,裴旭;高校 集约性学科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6期

4 刘彬;林洪彬;张玉存;;依托学科平台建设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5 刘峥;;基于语言学科平台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20期

6 李金柯;;基于语言学科平台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李亚光;;保姆式语言输入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基于语言学科平台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10期

8 刘仪;;基于语言学科平台的学习者差异性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12期

9 张志霄;谢晓_g;赵文礼;刘忠民;张奎;;新建专业在大学科平台建设背景下的师资队伍建设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6期

10 谢桂花;;基于语言学科平台的英语词汇教学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淡宜;;构建学科平台 促进研究生培养[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李凌 陈强 通讯员 马福运;河南师大本科生人人参与创新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姜澎;分“八大学科平台”自主招生[N];文汇报;2007年

3 杨秋兰;韩启德语重心长话人文[N];健康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程满清;产学研鼎力共促自主创新[N];南方日报;2005年

5 薄晓岭;211工程:产生加速度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采写 朱振国 侯宏虹;如何解决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诗诗;高校跨学科平台及其教师的评价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白城铭;基于Flex教学仿真平台的研发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丁伟男;智能交互技术研究及在学科平台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23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623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c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