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正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合规律和合目的的统一——兼与吴元发博士、徐洁硕士商榷
本文关键词:教育正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合规律和合目的的统一——兼与吴元发博士、徐洁硕士商榷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正义 正义制度 正义原则 合规律 合目的
【摘要】:教育正义是在"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类终极目的的追求下,基于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最大限度地尊重教育规律与最大限度地满足受教育者的教育目的的法则和行为。教育正义属于政治哲学的范畴,主要内容是基于国家或民族为对象的"正义制度""正义原则"和正义实现。教育正义包括机会正义、过程正义和结果正义。教育正义的原则具有差序秩序,主要包括:"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根本性原则,"合规律和合目的相统一"的指导性原则,"永恒性和多元性""按劳分配和差别性""整体性和持续性"等具体性原则。吴元发博士与徐洁硕士对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约翰·罗尔斯正义理论非批判性地继承导致了教育正义研究的偏差与错误。所以,应在正确认识教育正义内涵和制度原则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吴元发博士与徐洁硕士的教育正义观点。
【作者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正义 正义制度 正义原则 合规律 合目的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JAS151424)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课题(JAS150340)
【分类号】:G40-012
【正文快照】: 教育正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众多研究者为研究此主题做出了不懈努力。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约翰·罗尔斯(以下简称罗尔斯)是研究正义的代表人物,其正义论被很多研究者运用到教育正义的研究之中。由于前人的正义理论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以及将其引入教育领域时存在着水土不服,借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学术体系内部行政化:高校去行政化的X地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2 徐洁;;关注“较不利者”:农村学校撤并的正义性反思——基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25期
3 舒志定;;马克思正义批判语境中的教育正义[J];教育研究;2015年07期
4 吴元发;;教育正义:现代社会的“高贵”谎言——教育正义的“古今之变”与“古今之争”[J];复旦教育论坛;2015年02期
5 陈曙光;庄锡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文化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5期
6 侯晓丽;;论柏拉图的“灵魂观”[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蒋道平;;基于马克思主义本原内涵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宋德孝;;科学发展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之哲学分析[J];求实;2008年02期
9 刘曙光;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四种诠释[J];江汉论坛;2000年07期
10 王友洛;不能以“人的全面发展”替代“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J];哲学研究;199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凯旋;;柏拉图的灵魂观及其现代意义[J];读天下;2017年01期
2 刘磊;;教育正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合规律和合目的的统一——兼与吴元发博士、徐洁硕士商榷[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2期
3 刘磊;;再论“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学术商榷误区——以展立新和陈学飞引发的学术商榷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3期
4 潘希武;;人的两种“存在”及其教育设计[J];教育学术月刊;2016年07期
5 本刊编辑部;;2015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16年02期
6 解瑞红;;论大学的内部治理:教育正义的视角[J];现代教育论丛;2015年05期
7 赵思曦;李喜英;;开放及其后果——柏拉图“洞穴理论”及现代道德实存辨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8 刘森林;;作为孵化器的主体性:实践唯物主义的反思与推进[J];现代哲学;2015年04期
9 罗祖兵;;“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教育及其制度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09期
10 罗祖兵;杨娥;;“过度学习”的危害及其救赎——兼谈如何建立“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教育制度体系[J];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玉友;曾文婧;;农村学校撤并的社会代价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10期
2 曾新;;学校布局调整后县域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状况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李佃来;;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三重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4 张文喜;;马克思对“伦理的正义”概念的批判[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5 段忠桥;;马克思正义观的三个根本性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5期
6 赵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变迁、反思与展望[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8期
7 杨晓明;王竹筠;;中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研究综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杨德广;;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9期
9 田上孝一;黄贺;;马克思的分配正义论[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1期
10 傅春晖;彭金定;;话语权力关系的社会学诠释[J];求索;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文;;正义实质之历史渊考[J];天府新论;2007年S1期
2 刘晓靖;;公平公正正义平等辨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龚蔚红;孙一平;;和谐:正义还是超越正义[J];学术交流;2010年01期
4 龚蔚红;;和谐:正义还是超越正义[J];学术交流;2010年04期
5 董守生;王明建;;无限与有限:教育正义的二重性[J];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6 李淑英;;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7 ;人民的正义:正义理论的中国问题意识[J];学术界;2012年05期
8 胡海波,宋禾;正义、正义观与正义理论[J];求是学刊;1998年03期
9 李华荣;正义理论界说[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王志刚,贾中海;公平的正义理论及其权利依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峰;;公平正义的理念与政府公共职能的配置[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2 杨国荣;;理解正义——正义的历史内涵与正义的超越[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4 彭鹏;;制度创新:正义之维与人性之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5 丁利;;社会正义理论:豪尔绍尼与罗尔斯的比较[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俊;;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法理辨析[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7 于志葵;;创新正义理论 构建和谐社会[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邱国栋;;罗尔斯正义理论对构建“和谐贵州”的启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第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义性探析——基于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通进;作为伦理学基本理念的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何怀宏;正义的原则与策略[N];深圳特区报;2012年
3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靳志强;正义理论的规范性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郑永奎;简论“经济正义”[N];光明日报;2001年
5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永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N];南方日报;2007年
6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高惠珠 中共上海市建设交通党校讲师 刘严宁;城市建设彰显“空间正义”[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文长春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从独白到对话:动态正义观的确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臧峰宇;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N];光明日报;2011年
9 刘明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离不开公正意识的培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阿玛蒂亚·森;正义与世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魏金华;赫勒正义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万绍和;从古代正义到现代正义[D];浙江大学;2004年
3 肖劲草;交换正义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鹏;修复式正义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7 夏纪森;正义与德性—哈耶克与休谟的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涛;罗尔斯正义观及其对实现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徐浩;休谟财产正义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吴鄂楠;当代西方正义理论的困境与出路[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于琼;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李金齐;技术发展的正义性诉求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孙斯文;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社会正义[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吴懿倩;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田园;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9 王迪;罗尔斯正义理论及其当代反思[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10 冷建兵;迈向法律的诗性正义[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62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66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