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改变农村中学教育存在问题的途径

发布时间:2014-07-27 10:52

  一、当前农村中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过低,应试教育依然存在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短缺尤其是优质教师资源匮乏,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育观念落后,教师的整体数量和结构也不合理,农村教师流失严重,代课教师还普遍存在。“到2004年,农村初中教师本科比例只有 15%,小学教师大专比例只有9.5%” [1]。
  农村中学初中教师由国民高等院校分配去的极少,绝大部分是中师生和高中生,专业水平不高,很多学科缺乏合格教师,初中教师跨科上课,学非所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小学计算机课、 英语课、音体美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更是严重短缺,甚至一些乡 (镇 )学校全校无一正式公办英语教师,只好临时由学校请人代课。贫困地区农村中许多学校无法按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课,给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
  由于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差,教师福利待遇低等原因,近年来农村地区农村优秀教师流向沿海省市,有的加入私立学校,有的转行到行政单位。与此同时,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村教师难以适应改革的要求,对全新的教育观念理解不透,对新课改的教材、教法把握不准,难以驾驭,对电脑等现代教育手段不会应用,甚至很多农村小学连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都难以开齐。
  2、教育经费不足,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还不完善
  2005年12月,国务院出台和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的范围,实施了“两免一补”的政策,并实行了经费“省级政府统筹落实、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2]。“新机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笔耕论文,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保障机制。但是,从“新机制”目前的实施状况看,在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之间各自的责任分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界定和明确,尤其是在公用经费和基建经费方面,还相当程度地存在着责任不清、推诿扯皮以及“责任下推、重心下移”的现象。
  二 、解决当前农村中学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策略
  1、多途径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个人专业能力,摆脱应试教育,给学生减负
  现代社会要求教师不仅是要有知识、有学问,而且是要有道德、有专业追求、不断自我完善的人,是教育家式的教师。国家和地方要加强师资培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第一,要健全农村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学校可将教师在职进修与教师学历 职称评定相挂钩,激励教师自觉参加脱产学习、函授、自考等进修。第二,开展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第三,要继续加强当前高等院校的师范教育,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未来教育工作者,为农村教育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从源头上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四, 加强城乡教育之间的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深化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
  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进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乐学善学,确保学生不会因厌学而辍学。同时,要完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切实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中学教育督导评估序列并不断提高评价指数。从而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一盘棋工程,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
  3、构建保障体系,鼓励和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办学
  应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其次,各省级政府应加强统筹落实的力度,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规定出符合本省实际的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的分担比例和应承担的责任。并切实强化省一级的投资责任,承担更多的义务。尤其是当所属的市县由于财力不足而难以应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时,省级政府应通过积极主动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其缺口,防止出现“中央转移支付、省市少支少付、县区不堪重负”等现象[4]。总之, 要确保农村教育有充足的教育经费,才有可能从各方面建设和发展农村教育。

 



本文编号:7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7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8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