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大数据视角下学校德育评价的省思

发布时间:2017-08-21 14:35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视角下学校德育评价的省思


  更多相关文章: 大数据 德育 德育评价


【摘要】:德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道德目的和评价标准,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全面搜集真实材料,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作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德育评价的本质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德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二是德育评价内容必须是全面的;三是德育评价过程必须是客观的;四是德育评价结果应该具有针对性。可见,德育评价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和出发点。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比较研究,从大数据的视角展开了对学校德育评价现状的审视与反思。研究发现,在现实当中,德育评价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价目的异化、过分功利化;二是评价内容片面性;三是评价过程主观性和随意性;四是评价结果缺乏准确性和针对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唯效果论导致功利主义;二评价依据不足导致片面性;三教师评价的主观性;四难以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道德水平。本研究主张基于大数据进行德育评价,试图克服上述德育评价体系的弊端。之所以如此,除了基于对德育评价本质特征的认识和对当下学校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外,还是出于大数据对德育评价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有利性:一是全数据分析有助于发现行为动机,避免唯效果论;二是全数据采集与存储提高德育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三是德育活动可视化减少教师评价主观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四是个性化数据提高德育评价的针对性与准确性;五是大数据预测价值增加德育评价前瞻性和主动性。基于大数据进行德育评价具体构思如下:一是建构基于大数据的德育评价系统,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要树立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更加便捷、评价个性化和针对性和评价结果科学化的设计理念。第二,应该采取需求分析、确定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系统实现的功能分析设计过程。二是进行基于大数据的德育平台建设。其设计思路包括新的德育教学模式、新的德育评价形式和即时反馈系统。
【关键词】:大数据 德育 德育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绪论8-19
  • (一) 问题提出8-10
  • 1. 学校德育评价的重要意义8-9
  • 2. 学校德育评价的问题与不足9
  • 3. 大数据运用于德育评价的可能性与必要性9-10
  • (二) 研究意义10-11
  • 1. 理论意义10
  • 2. 实践意义10-11
  • (三) 核心概念界定11-12
  • 1. 德育11
  • 2. 德育评价11-12
  • 3. 大数据12
  • (四) 研究综述12-17
  • 1. 学校德育评价现状的研究12-15
  • 2. 大数据在教育领域运用现状研究15-17
  • (五) 研究设计17-19
  • 1. 研究内容17
  • 2. 研究方法17-18
  • (1) 文献研究法17-18
  • (2) 比较研究法18
  • 3. 研究创新点18-19
  • 二、学校德育评价的本质特征19-22
  • (一) 德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19-20
  • (二) 德育评价依据必须是全面的20
  • (三) 德育评价过程必须是客观的20-21
  • (四) 德育评价结果应具有针对性21-22
  • 三、学校德育评价的反思22-31
  • (一) 学校德育评价的困境22-25
  • 1. 德育目的异化、过分功利化22-23
  • 2. 德育评价依据的片面性23-24
  • 3. 德育评价过程的主观性24-25
  • 4. 德育评价结果缺乏针对性25
  • (二) 学校德育评价困境的原因25-31
  • 1. 唯“效果论”易导致德育目的功利性26-27
  • 2. 评价依据不足导致德育评价片面性27-28
  • 3. 教师个人主观主义易导致德育评价过程主观性28-29
  • 4. 难以准确评价每个学生导致评价结果缺乏针对性29-31
  • 四、大数据对学校德育评价的启示31-41
  • (一) 全数据分析帮助全面考察学生道德,避免唯效果论31-33
  • 1. 全数据分析有利于考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31-32
  • 2. 全数据分析丰富对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评价32-33
  • 3. 改进量化评价的缺陷与不足33
  • (二) 全数据采集与存储提高德育评价依据的全面性33-35
  • 1. 全数据采集增加德育评价依据的数量34-35
  • 2. 全数据分析保证德育评价依据的质量35
  • (三) 德育活动可视化减少教师评价主观性、提高学生参与度35-37
  • 1. 减少教师评价的主观性35-36
  • 2.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6-37
  • 3. 德育评价可视化促进形成性德育评价37
  • (四) 个性化数据分析提高德育评价的针对性37-39
  • 1. 有效搜集和处理每个学生的德育活动数据38-39
  • 2. 提高成长档案袋评价的使用效率39
  • (五) 大数据预测价值增加德育评价前瞻性和主动性39-41
  • 五、基于大数据的德育评价可能路径41-49
  • (一) 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德育评价系统41-44
  • 1. 基于大数据的德育评价系统设计理念41-42
  • 2. 基于大数据的德育评价系统设计过程42-44
  • (二) 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德育平台建设44-47
  • 1. 基于大数据的德育平台的设计理念44
  • 2. 基于大数据的德育平台设计思路44-47
  • (三) 大数据运用于德育评价的局限性47-49
  • 1. 技术与人才层面47-48
  • 2. 数据分析应用范围层面48
  • 3. 学生的隐私和伦理问题48-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军伟;高校学生德育评价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江,石红,黎卫;构建高校德育评价的新体系[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4期

3 杜敏;;我国德育评价研究和探索的历史与现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4 陶力宁;;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评价实践探索[J];开放导报;2006年06期

5 连璐;张爱萍;彭磊;;大学生德育评价改革策略浅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张忠华;张典兵;;对德育评价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01期

7 张典兵;;德育评价研究30年:回溯·反思·展望[J];学术论坛;2011年01期

8 李义丰;;高职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创新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8期

9 周凌云;;高职院校学生德育评价体系[J];湖南农机;2011年09期

10 王春娟;;基于学生发展角度的高校学生德育评价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敏;;有关小学德育评价的几点思考[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何孟杰;;多媒体下的德育评价新法[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3 河北省承德县第二中学课题组;;创新德育评价 坚持全面育人[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4 程宏源;;学校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浅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评价[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曲洪涛;;构建教育现代化条件下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采写 陈方耀 汪越;创新评价体系 学生幸福成长[N];成都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旭;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蓝机满;惠州工程技术学校三合德育评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3 周维京;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学生德育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4 林洛文;中山翠亨小学学生德育评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6年

5 喻松;大数据视角下学校德育评价的省思[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6 薛传佳;对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7 杨洋;关于中学德育评价体系及其完善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闫晓;当代中美高校德育评价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13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713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6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