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特点和贡献

发布时间:2016-07-18 08:00

  本文关键词: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特点和贡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11年

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特点和贡献

殷明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有人懂马克思主义而不太懂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有人对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有相当的了解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研修则相对缺乏,只有毛泽东既对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有深刻的认识与把握,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深入的探讨与研修,这就使得他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开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时代大幕,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和伟大旗手。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亦是如此,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体现着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地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毛泽东作为我党的缔造者、伟大的理论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与肯定,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出了科学的论述,对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路径和方式方法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根据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长期革命实践的经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方针原则和地位作用的系统阐述,并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放射出耀眼光芒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A841;D6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2
  •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2-21
  •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背景12-14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14-21
  • 一、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萌生14-15
  • 二、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初步形成15-17
  • 三、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正式确立17-18
  • 四、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18-21
  •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特点21-37
  • 第一节 "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与作用的深刻论述21-23
  • 第二节 唯物史观与为人民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揭示23-28
  • 一、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23-24
  • 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党的宗旨和路线教育24-27
  • 三、以艰苦奋斗和爱国主义为主旨的革命品德教育27-28
  • 第三节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深刻阐释28-33
  • 一、说服教育与行政措施相结合的原则28-29
  • 二、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29-30
  • 三、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30-33
  • 第四节 重在说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措施的全面论述33-37
  • 一、以说服教育为主34-35
  • 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35-36
  • 三、树先进,学典范36-37
  • 第三章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地位和贡献37-53
  • 第一节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造性发展37-39
  • 第二节 共产党和革命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总结39-43
  • 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9-40
  • 二、推动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40-41
  • 三、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41-43
  • 第三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源头活水43-53
  • 一、紧密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44-47
  • 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和加强党的领导47-49
  • 三、注重制度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49-50
  • 四、动员社会力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50-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附录57-58
  • 致谢58-5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凤元;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五性”[J];政工学刊;2001年03期

    2 张礼华;段昌敏;;运用心理咨询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把握的几个环节[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3 吴惠红;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读《反杜林论》有感[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4期

    4 舒平;;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5 朱霞梅;;用社会学解读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6 李春波;吴朝阳;;小散远直单位按纲施教的着力点[J];政工学刊;2008年05期

    7 汪少波;;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刚性刍议[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王志丽;;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党史博采(理论);2008年11期

    9 李春玲;;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10 张海国;;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英腾;;谈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赵子林;;浅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慧玲;唐桂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刘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5 陈永福;;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6 郭焱;;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8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人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9 张美琴;;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10 邱子辉;;构建三级配套体系,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文勇;[N];毕节日报;2008年

    2 韩宏文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H型钢厂;[N];长治日报;2009年

    3 盛利祥;[N];承德日报;2009年

    4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河堤初级中学 马树章;[N];大众科技报;2009年

    5 东北师范大学 李忠军;[N];光明日报;2009年

    6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维维;[N];宁波日报;2009年

    7 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 彭世峰;[N];山西党校报;2010年

    8 周维 姜军;[N];贵州日报;2009年

    9 香河县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 王亚娟 崔雪颖;[N];廊坊日报;2009年

    10 本报评论员;[N];解放军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2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3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孙帮寨;意识形态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变革[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许丽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10 李晓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理论趋势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楠;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动员中的作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3 徐满;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4 宋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5 王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武群堂;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朱华东;网络对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海东;论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周倩;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曾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同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特点和贡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2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72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e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