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21:34

  本文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的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团体心理辅导 中职生 入职适应 干预研究


【摘要】:目前不少中职学生的工作表现差强人意,很难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许多实习后的中职学生也承认,面对完全不同的环境,没有自己期待的那样好,强烈的挫败感对自信心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同时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导致工作非常被动。这些压力让很多中职学生产生了对职业的畏惧,也影响到今后职业生活的适应。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职学生在入职适应上面存在的问题。在已有研究中,入职适应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大学生,对中职学生的研究很少见。因此,对中职学生的入职适应问题研究已成为中职素质教育的一项新课题,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就业的成功率,而且对他们取得职业成功很有意义。本研究采用了2014年江苏理工学院张弘、钱丹等人编制的“职校生入职适应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主要用于调查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入职适应的现状及发现问题并对下一步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依据。通过对云南某学院中专部三年级参加过实习实训的302个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检验,对中职学生的入职适应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方式,对部分入职适应存在障碍的志愿者进行辅导干预。选取了40名自愿性、合作性和承诺性都较高的志愿者作为团体成员,并随机将成员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实验组被试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而对照组无干预,设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后测和跟踪测。本研究的结论有:1.云南某学院中专部三年级参加过实习实训的学生入职适应状况处于中等水平,自身心理适应状况良好,但职业环境适应性方面较差。2.不同性别中职生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职业人际适应性方面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并且男生都高于女生。3.不同生源地中职生入职适应状况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理适应性、学习与技能适应性、职业人际适应性四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城镇学生好于农村学生。4.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职业心理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职业人际适应性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非独生子女好于独生子女。5.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职务在职业心理适应性、学习与技能适应性、职业人际适应性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各维度的排序为:校级干部院系级干部班级干部无。6.云南某学院中专部三年级参加过实习实训的中职学生对入职适应辅导有较高的需求,希望学校更多地开设相关团体心理辅导来提高入职适应,具体的辅导内容大多集中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语言表达技巧、文化素养的提升、环境适应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自信心培养、压力管理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7.初步形成了应用于中职生入职适应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8.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促进中职学生入职适应是可行和有效的。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中职生 入职适应 干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0-12
  • 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基本确立10
  • 二、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10-11
  • 三、我国中职生入职现状11-12
  • 第二节 入职适应研究综述12-16
  • 一、国内外入职适应研究综述12-16
  • 二、入职适应综述小结16
  • 第三节 团体心理辅导文献综述16-21
  • 一、团体心理辅导概念界定16
  • 二、团体心理辅导起源与发展16-18
  •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18-19
  • 四、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学生适应性的研究现状19-20
  • 五、团体心理辅导文献综述小结20-21
  • 第二章 研究设计21-24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21-22
  • 一、研究目的21
  • 二、研究意义21-22
  • 第二节 研究假设22
  • 第三节 研究对象22
  • 一、现状调查对象22
  • 二、实验研究对象22
  • 第四节 研究内容22-23
  • 第五节 研究总体思路23
  • 第六节 数据处理23-24
  • 第三章 研究一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现状调查研究24-36
  • 第一节 研究目的24
  • 第二节 研究假设24
  • 第三节 研究对象24-25
  • 第四节 研究工具25-26
  • 第五节 现状调查结果26-32
  • 一、中职生入职适应的总体状况及辅导需求26-28
  • 二、中职生入职适应状况的差异分析28-32
  • 第六节 现状调查结果讨论32-36
  • 一、中职生入职适应的总体状况及辅导需求讨论32-33
  • 二、中职生入职适应状况的差异分析讨论33-36
  • 第四章 研究二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的干预研究36-47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假设36
  • 一、研究目的36
  • 二、研究假设36
  • 第二节 研究对象36-38
  • 一、团辅对象的筛选36-37
  • 二、团辅对象的基本情况37-38
  • 第三节 干预方案设计38-39
  •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38
  • 二、实施步骤38-39
  • 第四节 研究工具39-40
  • 第五节 研究结果40-45
  • 一、团辅改善中职生入职适应的分析40-41
  •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入职适应的5维度在前测、后测和跟踪测间的比较41-43
  • 三、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的有效性分析43-44
  • 四、实验组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后的主观感受评价分析44-45
  • 第六节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生入职适应干预效果讨论45-47
  • 一、团辅手段是提高入职适应的一个有效途径45-46
  • 二、本研究开发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能有效改善中职生入职适应46-47
  • 第五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反思47-50
  • 第一节 结论47-48
  • 一、中职生入职适应现状47
  • 二、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方式47-48
  • 第二节 对策建议48
  • 第三节 反思48-50
  • 一、创新之处48
  • 二、不足之处48-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53-68
  • 附录1 职校生职业适应调查问卷(节选)53-55
  • 附录2 团体心理辅导评价量表55-57
  • 附录3 团体成员主观感受评价表57-58
  • 附录4 中职生入职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58-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冬梅;关于职业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J];职教通讯;2004年12期

2 童三红;团体心理辅导的分享技术[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3 王玮;李春晖;王欣;;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三学生职业生涯决策的影响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4 丁正员;;考前焦虑团体心理辅导实践及探讨[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3期

5 袁小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于晓溪;;试谈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08期

7 刘娜;;团体心理辅导在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中的运用[J];职业时空;2012年06期

8 孙羽枫;;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效能探析[J];学习月刊;2012年14期

9 吴芳;陈营;谷建松;;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综述[J];科技风;2012年13期

10 赵琼;陈倩;马敏娜;;浅谈高校朋辈团体心理辅导[J];社会心理科学;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琼;;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探索与实践[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朱育红;;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终极目标的挑战[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谢钢;沈雪妹;周杏林;刘水华;李晓波;;浅析团体心理辅导中指导者角色功能的发挥[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邓丽芳;;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倪伟;;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中的活动艺术[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丽霞;;积极心理治疗与故事疗法在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唐育新;;上好团体心理辅导课的几点妙法[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肖一帆;;以节日为契机因势利导——记一次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会平;史卉;;团体心理辅导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实效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张潮;姜海;张蓉;王博韬;;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文俊 邓卫国;团体心理辅导走进适存校园[N];郴州日报;2005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陈立惠;团体心理辅导走进校园[N];广西日报;2004年

3 记者 杨建伟邋通讯员 王燕青 许岩;“团体心理辅导”让他们重扬心帆[N];检察日报;2008年

4 ;拓宽矫治载体 提高教育质量[N];法制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杨沫;开学第一课:玩游戏[N];太原日报;2010年

6 特约记者 杨秀勇;湖南总队——构筑官兵心理服务体系[N];人民武警;2009年

7 记者 戚海燕;心理健康课太少了[N];北京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潘玉娇;丰县:构建心理教育平台 关注学生健康成长[N];江苏教育报;2012年

9 记者 顾威;辽河油田用科学方法培育员工健康心态[N];工人日报;2012年

10 李德全邋本报记者 王晶;“治”心情 心晴工作室来帮忙[N];成都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敏熠;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少佳;大学生自我对话现状及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张月;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儿童害羞心理的干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井潇潇;妊娠特有焦虑的状况及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邓宇;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现状及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友良;《初三学生考试心理正能量团体心理辅导手册》的编制和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春生;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及感觉寻求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王晓婷;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生学业拖延现象的干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蒙;小学生孤独感调查分析及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汤静;高中生领导力团体心理辅导的探索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22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822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7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