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我国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研究

发布时间:2014-08-10 14:00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有效教学是国际和国内教学研究关注的热点

自有教学以来,人们就不得不考虑怎样以更好的方式将知识更好的传承下去,即涉及到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育者都在不断进行着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但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作为一种理念,则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1]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并且明确提出,教学不仅仅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它不仅拥有科学的基础,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国外许多学者以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为理论基础,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新世纪全球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有效教学研究已经成为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研究、多元智力教学研究和反思性教学研究并列的四大国际教学热点研究领域之一。”[2]在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近几年,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大量涌现,主要发展成果如图1.1所示。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有效教学”为主题的文献数量在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同时,于 1991 年后徒然增加,于 2001 年后又一次迅速增加,呈现迅猛发展趋势。

(二)文献综述
对于有效教学,国内外都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现将主要研究状况介绍如下:
1.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现状国外关于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数量丰富,观点也各不相同。多年来,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使用了许多不同方法,有关有效教学的主题也有多种不同观点。比较典型的有Hopkins(1994,1997)等人定义论述的三大观点:“第一种观点即教学效果,包括几组教学行为或教学技巧。教学被看作一个复杂的任务,能够进行分析以便检验教学过程中的个别因素。学生的成绩与教学行为或技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第二种观点关注的是如何获得教学模式或不同教学方法的全部技能。第三种观点是‘艺术性’,认为教学是一种高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对精细复杂的技能的反馈和对实践的反思能力。用这三个观点可以进一步将关于有效教学的著作精确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教学行为、教学技巧、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师艺术。”[5]从时间发展来看,有效教学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以下变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者从教师品质研究入手对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索。研究旨在对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教师特征进行鉴别,如教师年龄、性别、性格特点、智力、知识水平、接受专业训练的程度、经验、态度、期望或心念等。

........................................

 

二、研究设计

 

进行本次研究,我们首先要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需要设计一个有效教学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再对样本进行设计,最后要选取科学合理的数据统计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对“有效教学价值取向”这一概念的界定,必须从揭示“有效教学”和“价值取向”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开始。
1.有效教学

谈及有效教学,首先我们要对“有效”二字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有效’一词是直接从英语effective翻译过来的,是指一件物品或一项活动具有预期所要达到的积极或肯定的结果的程度。”[16]据此演绎,有效教学中的“有效”即教学活动达到预期设定的积极或肯定的结果。在此意义基础上,我们对有效教学的内涵进行探讨。通过对文献的考察发现,学术界各位教育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看法尚未达成一致。根据张家军和王天平的研究,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类定义从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与教学产出(或教学所得)的关系来界定有效教学。这类定义主要有: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17]“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18]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

 

(二)有效教学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
为对样本进行价值取向分析,我们需构建一个合理的有效教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参考国内外对有效教学价值取向的分类,本研究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分类。第一个角度,主要是借鉴皮连生和吴红耘的教学论分类观点,从确定有效教学标准的依据这一角度,将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分为哲学主义取向和科学主义取向。有效教学哲学主义取向是指在确定有效教学价值取向标准时,主要依据哲学和经验总结;有效教学科学主义取向是指在确定有效教学价值取向标准时,主要依据科学心理学尤其是学习心理学和实证研究的结果。在对样本论文进行此角度的价值取向判断时,我们主要就是以上述要点为主要依据,进行分析和辨别的。比如在《教育研究》2011 年第 2 期所刊的《静待花开的智慧:教育是效果之道还是结果之道——关于有效教学的讨论》一文中,郭思乐先生根据哲学理论和自己的相关经验,对教育的效果与结果进行辨析,最终得出结论“静待花开是在纷繁的教育事务和问题中的一种自觉,是对人和教育的一种理性”[23]。这符合哲学主义取向的思路,因此我们将其划分为哲学主义取向。此外,还有些论文,其作者已经在文中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

........................................

 

三、数据的统计与分析..........18
(一)样本论文价值取向总体分布统计与对比..........18
(二)样本论文价值取向时间分布统计与分析..........21
(三)样本论文价值取向主体分布统计与分析..........33
四、近十年我国有效教学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50
(一)价值取向分布变化的特点..........50
(二)价值取向分布变化反映出的问题..........53
(三)问题的成因..........55
五、有效教学研究的未来走向..........57
(一)研究主体多元化..........58
(二)强化“科学主义取向”..........58
(三)平衡“关注教师取向”与“关注学生取向”..........59
(四)兼顾“长效取向”与“短效取向”..........62
........................................
五、有效教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否定与自我否定当中螺旋上升的。每一个事物的发展在其每一阶段都会取得新的进步,同时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不断解决问题,推陈出新,才能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在有效教学的发展当中,其价值取向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会不断有所调整,在不断调整当中,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进展。“据资料显示,19世纪人类科技知识更新每50年翻一翻,到20世纪初每10年翻一翻,到70年代每5年翻一翻,到80年代减少为每3年翻一翻,而90年代则几乎每一年都要翻一翻。今后知识更新将会更加迅速,知识的‘保质期’将会越来越短。”[31]“有关专家提出,现在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25周不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你的人生就要比别人慢上一步;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5年就会变成低薪。”

........................................

 

结语

 

自有教学以来,人们就不得不考虑怎样以更好的方式将知识更好地传承下去,即涉及到教学的有效性。近年来,随着教学论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新课改的有效推广,有效教学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研究者的重视,有效教学研究正在得到如火如荼的发展。本文从近十年的有效教学研究成果当中选取了部分代表性论文作为样本,对其进行计量分析。以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本阶段有效教学的发展进行梳理总结,探究其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有效教学研究进行了一次量化分析。采用这种较少使用的方法,可以精确、深入地分析所得资料,用数字、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有效教学的发展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反思,从而为有效教学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由于本人研究水平有限,在研究过程中难免有偏颇和疏漏之处,有很多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8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4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