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学衡派的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9-14 15:30

  本文关键词:学衡派的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学衡派 教以成人 人格本位 社会责任


【摘要】:学衡派的教育观、文化观、史学观、文学观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沟通中西文化之精义、推动中国社会之致远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以成人"观、"人格本位"观和"社会责任"观。其教育观在当时国家民族危亡、文化碰撞纷争的时代,能洞察教育之目的,守护教育之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十分可贵。其对"人文精神""人伦"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的强调,使其当代价值更加得到彰显。继承和发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并寻求其当代价值,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学衡派 教以成人 人格本位 社会责任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学衡派于1922年因“国立东南大学”创刊的《学衡》杂志而得名,因批评“新文化运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而闻名于世。其学术思想因受到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和坚持用文言文写作等原因,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其学术思想因被视为文化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国华 ,蒋心焕;谈“学衡派”[J];山东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2 张宪文;;论学衡派(摘要)[J];江苏社联通讯;1981年07期

3 刘帆;“学衡派”与新文化倡导者的异中之同[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4 高玉;胡适白话文理论新评——从胡适与“学衡派”的分野入手[J];学术研究;2001年10期

5 余玲玲;关于“学衡”诸问题之争[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罗惠缙,阳耀芳;学衡派的文学批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韩星;学衡派对儒学的现代诠释和转换[J];唐都学刊;2003年02期

8 高玉;论胡适与“学衡派”在文化建设观念上的分野[J];求是学刊;2004年01期

9 李相银;批评的错位——兼论学衡派的文化重构理想[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白春超;论学衡派的文学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建高;;也论学衡派的“昌明国粹,融化新知”[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2 王法周;;学衡派的政治理念与道德理想主义[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树好 武吉庆;学衡派研究的新成果[N];光明日报;2004年

2 赵树好 武吉庆;学衡派研究的新成果[N];光明日报;2004年

3 洛阳师范学院 张宝明;对峙的意义:学衡派与新青年派文化论争再回眸[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霁;学术网络、知识传播中的文学译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妙妙;“学衡派”的治学路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会力;重论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之关系[D];暨南大学;2009年

3 樊东宁;学衡派文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王珏荣;论学衡派的中西文化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磊;学衡派的精英主义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李晓惠;反思科学主义:学衡派文艺思想述论[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文基梅;学衡派对儒家传统的坚守[D];西北大学;2003年

8 刘婕;重估《学衡》[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颖;学衡之“准星”[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冬红;学衡派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50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850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f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