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微课优化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04:12

  本文关键词:微课优化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课 优化 高校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校本培训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对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各地高校纷纷加大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力度,不断改革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模式,创建以学员为中心的培训内容,以增强学员对培训的兴趣,发挥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在这个信息化微时代,微课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手段,是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探讨微课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应用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顺应时代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发展要求,将微课引入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以H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研究对象,开展微课优化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研究。首先,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明确本研究的问题,对微课相关内容、高校教师特点和校本培训等内容及相关理论进行阐述,详细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在分析微课优化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系统组成、微课在校本培训中的应用形式的基础上,结合H高校培训的实际情况,运用系统化研究方法构建微课优化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设计模型。之后,基于微课的设计开发流程,开发系列微课,并应用到微课优化校本培训的模式中去。最后,运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该模型进行实施评价,检验其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表明:构建的微课优化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设计模型可操作性强,创建的微课设计开发流程切实可行,开发的系列微课可以很便捷的被参训教师随时查看回顾,提升了参训教师的自学与科研能力,进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这些微课丰富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资源,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为后续培训提供参考借鉴,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更加科学规范成熟的发展。
【关键词】:微课 优化 高校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校本培训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2
  • 第一章 绪论12-24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12-15
  • 1.1.1 微课契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12-13
  • 1.1.2 微课在企业中成功应用的启示13
  • 1.1.3 亲身参与校本培训发现的问题13-15
  • 1.2 研究现状15-20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6-20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20-21
  • 1.3.1 研究目的20
  • 1.3.2 研究意义20-21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21-24
  • 1.4.1 研究内容21
  • 1.4.2 研究方法21-24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24-32
  • 2.1 微课相关内容24-25
  • 2.1.1 微课的定义与形式24-25
  • 2.1.2 微课制作要求25
  • 2.2 高校教师特点分析25-27
  • 2.2.1 高校教师特征分析25-26
  • 2.2.2 高校教师学习特点26-27
  • 2.3 校本培训27-28
  • 2.3.1 校本培训的内涵27
  • 2.3.2 校本培训的优势27-28
  • 2.4 相关理论基础28-32
  • 2.4.1 成人学习理论28-29
  • 2.4.2 教学设计理论29
  • 2.4.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9-30
  • 2.4.4 微型学习理论30-32
  • 第三章 微课优化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模型设计32-52
  • 3.1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系统分析32-39
  • 3.1.1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系统32-35
  • 3.1.2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内容35-39
  • 3.2 微课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中的应用形式39-41
  • 3.2.1 微课辅助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课程开展39-40
  • 3.2.2 微课本身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开展40-41
  • 3.3 微课优化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模型设计41-52
  • 3.3.1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设计模型构建41-44
  • 3.3.2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中微课应用模式分析44-45
  • 3.3.3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中微课设计开发流程45-52
  • 第四章 基于微课的校本培训案例实施与评价52-74
  • 4.1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问卷52-60
  • 4.1.1 问卷题项设计分析53-54
  • 4.1.2 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54-60
  • 4.2 微课优化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案例60-69
  • 4.2.1 文献管理工具专题系列微课优化校本培训过程分析60-67
  • 4.2.2 文献管理工具专题系列微课优化校本培训过程实施67-69
  • 4.3 效果分析评价69-74
  • 4.3.1 文献管理工具专题实验完成情况分析69-70
  • 4.3.2 文献管理工具专题微课辅助培训效果调研70-74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74-78
  • 5.1 研究总结74-75
  • 5.1.1 研究结论74-75
  • 5.1.2 研究创新点75
  • 5.2 研究反思75-78
  • 5.2.1 研究的不足75
  • 5.2.2 下一步研究设想75-78
  • 参考文献78-80
  • 附录80-88
  • 附录A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和中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80-81
  • 附录B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研81-85
  • 附录C 文献管理工具Zotero系列微课优酷网站存放目录85-86
  • 附录D 文献管理工具Zotero系列微课考核量表86-87
  • 附录E 文献管理工具Zotero系列微课调查问卷87-88
  • 致谢88-8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9-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宝;黄荣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信息化;2005年12期

2 孟庆双;沈书生;;从培训教材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与层次[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4期

3 张晓梅;;中小学教师掌握教育技术能力的现实意义[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魏宿玢;陈志忠;;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构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周速;;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瓶颈”问题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徐锦霞;;引领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读《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与层次——适应信息化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20期

7 朱书慧;;2002-2012年我国“教育技术能力”研究回顾[J];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8 熊凤;王玲;;高校新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其培养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13期

9 符礼科;;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四种形式[J];山东教育;2007年31期

10 颜承元;姜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一春;张琳;;面向信息化教育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恒权;;校本培训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 边萌;借力课程整合,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N];天津教育报;2013年

2 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郑明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之我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3 本版编辑 河北省邢台市教研室 李建雄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初中 符礼科 河北省大名教师进修学校 康素芹 江苏省高邮市城南小学 薛梅 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副校长 陈立武;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N];中国教师报;2007年

4 湖北省恩施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龚道敏;农村远程教育 撑起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一片蓝天[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5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教育技术能力等同信息技术能力吗?[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王爱胜;追寻曾经的足迹 向着未来进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萨日娜;教师培训:多管齐下掀热潮[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8 特约记者 严坤;富顺启动“三万”工程[N];自贡日报;2009年

9 王晓飞;教师是教育信息化核心推动力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本版编辑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宋永刚 辽宁省彰武县西六九年制学校 安宏伟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大工程[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云虹;军队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富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宿玢;远程开放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进硕;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城乡差异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岳丽杰;河南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5 张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时;M00C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艳芳;微课优化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赵向阳;西部地区“农远”应用中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付彩风;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教育技术能力测评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魏轶娜;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分析、描述与评估[D];北京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98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898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3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