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需求视角下的高校慕课发展趋势分析
本文关键词:利益相关者需求视角下的高校慕课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慕课发展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它顺应了时代潮流,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然而,慕课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它下一步该如何发展、我国高校如何应对慕课发展带来的问题并利用慕课带来的发展机遇,是现阶段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借助其思想方法,提出高校慕课发展的一个新的角度:研究慕课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慕课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找到推动和阻碍慕课发展的力量和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慕课发展的趋势,在实践中为我国高校慕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在论文开端的关于慕课研究文献的综述,展示了本文所要汲取的理论营养,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的立足点:对高校慕课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论文首先对利益相关者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以与知识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将其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课程教师、慕课学习者和慕课平台;第二层次包括高校、政府、慕课投资者或管理者等。第一层次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在本文重点分析其需求。在高校慕课的实施过程中,高校教师的需求分四类:教学发展需求、专业发展需求、个体发展需求和组织发展需求。其中,教学发展需求主要有:更新观念、探索新模式、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条件、提升信息素养;专业发展需求主要是提升科研工作水平;个人发展的需求主要有:角色转换与定位、缓解焦虑与压力、薪酬与福利、个性张扬、社会荣誉;组织发展需求主要有:教师间协作、资助工作权的赋予与行政领导的支持、评价机制的改变。课程学习者的需求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主观方面的需求主要有:观念更新、深度参与慕课、自我管理与自我调节、提升外语水平、提升信息素养、获得学分或文凭、满足好奇与兴趣、职业发展、社交、个性化学习和减轻焦虑与压力。客观方面的需求有:慕课学习条件、预备性知识、学习指导、慕课内容呈现形式、互动与反馈、课程辅助工具、学习评价。慕课平台的需求可以分为维持性需求与发展性需求两类。维持性需求主要有技术、内容和投资;发展性需求主要有盈利、流量(注册量)和品牌建设。我国高校慕课的发展将是不断满足慕课利益相关者需求的一个动态进程,在未来将会呈现出以下特点:慕课教学专业化、慕课平台集中化、慕课参与全面开放化。基于对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分析和高校慕课发展的预测,我国高校应积极投身慕课浪潮,探索慕课教学模式,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发挥优势,学会借势,取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 慕课 趋势分析 利益相关者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2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6
- 1.1.1 研究背景12-15
- 1.1.2 研究意义15-16
- 1.2 概念界定16-19
- 1.2.1 慕课16-18
- 1.2.2 利益相关者18-19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9
- 1.3.1 研究思路19
- 1.3.2 研究方法19
- 1.4 研究现状19-24
- 1.4.1 关于慕课的研究19-22
- 1.4.2 关于高校慕课发展的研究22-24
- 第2章 高校慕课利益相关者分析24-47
- 2.1 课程教师需求分析26-34
- 2.1.1 教学发展的需求27-30
- 2.1.2 专业发展的需求30-31
- 2.1.3 个人发展的需求31-33
- 2.1.4 组织发展的需求33-34
- 2.2 课程学习者需求分析34-42
- 2.2.1 主观方面的需求34-38
- 2.2.2 客观方面的需求38-42
- 2.3 慕课平台的需求分析42-47
- 2.3.1 维持性需求42-44
- 2.3.2 发展性需求44-47
- 第3章 高校慕课发展趋势47-53
- 3.1 慕课教学专业化47-50
- 3.2 慕课平台集中化50-51
- 3.3 慕课参与全面开放化51-53
- 第4章 对我国高校慕课发展的建议53-55
- 4.1 积极投身慕课浪潮53
- 4.2 探索慕课教学模式53
- 4.3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53-54
- 4.4 发挥优势,学会借势54-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远峰;成人学习动力探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王利;;网络环境与终身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11期
3 栾春晖,李靖,詹国梁;论网络时代的学习与创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罗锡武;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J];学习导报;2003年08期
5 何善平;从学习概念的不同理解看学习方式多样化[J];现代教育论丛;2004年04期
6 李红美;;论网络教育环境下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J];继续教育;2006年11期
7 沈福新;;学习漫议[J];群众;2007年03期
8 李伟;;关于在学习过程中目标制定的思考[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9 王玉喜;;数学课堂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教学[J];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10 韩笑;;学习就是快乐的体验[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让合作学习在逆境中重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2 吕启春;;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A];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杜俊娟;;用学习动机培养策略课题的学习对体育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瞿春波;;浅议合作学习之误区[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时龙;;把握分析学情是改进教学和促进学习的基础[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下)[C];2012年
6 韦彩红;;如何组织学生共享学习成果[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7 格保耿;;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钮荣荣;;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陈妙;;让数学课堂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浅谈新课改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10 黄春妙;;浅谈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把握[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行浙江东阳支行 吴新国 周龙飞;银行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N];上海金融报;2003年
2 西北师范大学 李瑾瑜;校长: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永寿县店头中学 刘俊锋;大力提倡合作学习 全面促进有效教学[N];咸阳日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要在真学习上下功夫[N];酒泉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天然;学习应该是一种终身行为[N];大连日报;2010年
6 刘继芳;浅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学习”内涵[N];伊犁日报(汉);2010年
7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蒙硕;浅谈医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翟爱霞;浅谈如何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N];太行日报;2011年
9 李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制度变迁中的制度学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 龚春燕;实施新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N];中国教育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峰;基于社会网络的大学生学习网络结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2 付亦宁;本科生深层学习过程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张钰e,
本文编号:900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900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