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马卡连柯教育原则的理论解释与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2 17:18

  本文关键词:马卡连柯教育原则的理论解释与个案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马卡连柯 个体主义 社会交换论 家庭教育 教育风格


【摘要】:研究运用社会交换论解读了马卡连柯"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探索其内涵中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融合,认为其核心体现了教育中个性与社会性相互交换而融合发展的主旨,并具有交换的顺序性、公平性、最佳方式、主体对应性等蕴含。延循这一解读的个案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家庭成员分别具有关爱与要求高低不同组合的四种教育风格,不同教育风格中成长的孩子亦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其中高关爱、高要求的教育风格最佳。研究尝试创新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研究,但亦需补充和拓展。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关键词】马卡连柯 个体主义 社会交换论 家庭教育 教育风格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马卡连柯作为前苏联的伟大教育家,在我国备受瞩目。20世纪国内有关马卡连柯的研究异常活跃、丰富,但是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后欧美教育思想的大量涌入,2000年后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研究急剧减少。尽管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依然出现在很多教育学教材中,但在学术研究中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峗;;基于社会交换论的高职院校师生文化冲突辨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23期

2 徐浙宁;;“90一代”城市新移民与当地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状况比较——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1期

3 揭水平;皮亚杰社会学理论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4 陈桂生;“德育过程的主体”问对[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03期

5 佘双好;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从家训看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刘金花;上海市中学生父母的教养态度及与台湾父母教养态度的比较[J];心理科学;1991年01期

7 刘会;;马卡连柯“尊重与要求相结合”的教育思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8 范云门;评马卡连柯的“尊重与要求相结合”的原则[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录护;;马卡连柯教育原则的理论解释与个案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16年02期

2 张彩丽;;浅谈幼儿之间的交谈[J];青年文学家;2016年09期

3 俞佳奇;孙旭红;;中国传统家训的德育功能研究[J];南方论刊;2016年01期

4 霍国强;;家校合作的双重指向及其整合研究[J];教育探索;2015年07期

5 陈丽群;;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对当代青少年友善观培育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年02期

6 沈吟徵;钟华;;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与中国城市青少年的越轨行为[J];净月学刊;2015年01期

7 李春丽;宋金生;;浅谈当前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22期

8 马媛萍;;再读马卡连柯,看当今“问题”学生教育[J];学周刊;2014年21期

9 何平月;;袁采的《袁氏世范》对当今道德文明建设的影响[J];兰台世界;2014年20期

10 冯元;龚源远;;我国流浪儿童福利发展状况及动力因素探析[J];人口与社会;201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辉;王雷华;;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社会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S1期

2 李强;;社会交换论视角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09期

3 肖永忠;;对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人类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8年12期

4 吴银涛;;城市新移民家庭教育影响因素探索——以成都市部分流动家庭的亲子关系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张树东;;成就动机、家庭影响力及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6 宋倩;廖昌荫;;当代中国的人际关系特点分析[J];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杨灿;施琪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亲附类型及其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6年06期

8 沈鉴清;吴惠娟;赵梅青;;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2期

9 赵娟;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养方式的质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4年08期

10 李伟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国材;;马卡连柯的智育思想[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3年03期

2 范云门;评马卡连柯的“尊重与要求相结合”的原则[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3 潘家琼;论马卡连柯对学生的尊重[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4 G·N·费洛诺夫;徐佩琴;;教育家马卡连柯[J];外国教育研究;1986年01期

5 弗努柯娃;何国华;;马卡连柯论教师[J];教育论丛;1986年02期

6 徐柯;;诗人的杂乱 马卡连柯的教育小故事(六)[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7年06期

7 苏真;日本的马卡连柯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8 肖u&;伟大的里程 历史的追思——苏联纪念马卡连柯诞辰100周年活动集锦[J];外国教育动态;1988年05期

9 徐柯;;这究竟是谁的过失——马卡连柯的教育小故事(八)[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8年04期

10 徐柯;;古德不再骂人了——马卡连柯的教育小故事(九)[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联专家谈八卷本《马卡连柯教育文集》和当前苏联国内外的马卡连柯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陈铭;;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方苹;;“纪念马卡连柯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纪实[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天一;;马卡连柯与苏霍姆林斯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周汉章;;宝贵的经验 有益的启示——浅谈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初雪;;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的辩证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金欧飞;;重视开发家长资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执行主编 《明日教育论坛》和《慢教育》主编 张文质;别让教师的职业成为羁绊[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李卫琴;陪孩子走出青春期风暴[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邵伟;教育佳期莫错过[N];大众科技报;2001年

4 山东省章丘市水寨镇张家林小学 韩兴凤;一次观察带来的思考[N];中国教师报;2014年

5 陈令骧(作者单位系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中心小学);多给学生一些信任[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邢娣;浅谈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N];今日信息报;2003年

7 尚德荣;教育孩子有秘诀[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崔永华;孩子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N];健康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Malianchinova Albina(碧娜);马卡连柯集体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2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902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f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