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与杜威的活动教学思想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20:00
本文关键词:卢梭与杜威的活动教学思想之比较研究
【摘要】:卢梭与杜威都为活动教学理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卢梭是西方活动教学思想的肇始者。其后继者杜威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超越和实践了卢梭的活动教学思想,被认为是西方活动教学的集大成者。本文将两位教育家的活动教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正是基于对两者的渊源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特点的关注。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论述了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者涉及到卢梭与杜威活动教学思想的研究作了综合的概述。除此之外还对两位教育家思想中“活动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基调。本文的第二章仔细分析了卢梭和杜威活动教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卢梭和杜威提出的活动教学理念,从某种程度而言,是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之下孕育出来的。毋庸置疑,这两位教育家的活动教学思想都有着极为缜密的理论基础作为依托。卢梭的感觉经验论、天性哲学观和新儿童观都是其活动教学思想生成的土壤。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机能论心理学和本能论心理学、儿童观,是其活动教学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文章的第三部分深度剖析了卢梭与杜威活动教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卢梭活动教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如下:原则:学以致用;实施:行以求知;方法:启发诱导。杜威活动教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原则:“从做中学”;实施:经验课程;方法:唤醒本能。整体而言,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为重点部分。在两者活动教学思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基础上,分析出两者的共性如下:其一,都很重视儿童对活动的兴趣;其二,反对纯理论教学;其三,注重启发诱导;其四,重视经验的作用;最后都十分强调儿童天性的价值。他们的差异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活动教学目的的侧重点不同;心理学观点的落脚点不同;活动教学的实践方式不同;活动课程的设置不同。第六部分是对两位教育家的活动教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之后的借鉴和思考。包括以下几点:一、更新课程观念,设置活动课程;二、重视经验的作用,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三、强调从体验中学,促进生命成长;四、重视师生互动,优化教学过程;五、注重探究性学习,培养创造能力。
【关键词】:卢梭 杜威 活动教学思想 比较 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0-0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前言12-23
- 第一节 选题缘由12-13
- 一、杜威的活动教学思想与卢梭的活动教学思想一脉相承12
- 二、理论界对卢梭与杜威的活动教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成果很少12-13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3-14
- 一、理论意义13-14
- 二、现实意义14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4-21
- 一、涉及到卢梭活动教学思想的国内外著作类综述14-17
- 二、涉及到杜威活动教学思想的著作类综述17-18
- 三、涉及到卢梭活动教学思想的论文类综述18
- 四、涉及到杜威活动教学思想的论文类综述18-19
- 五、涉及到卢梭和杜威两者活动教学思想的论文类综述19-21
- 第四节 概念界定21
- 第五节 研究方法21-22
- 一、文献研究法21
- 二、历史研究法21
- 三、比较研究法21-22
- 第六节 研究思路22-23
- 第二章 卢梭与杜威活动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23-30
- 第一节 卢梭活动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23-26
- 一、感觉经验论23-24
- 二、天性哲学观24-25
- 三、新儿童观25-26
- 第二节 杜威活动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26-30
- 一、实用主义哲学26-27
- 二、机能论心理学和本能论心理学27-28
- 三、儿童观28-30
- 第三章 卢梭与杜威活动教学思想的基本观点30-37
- 第一节 卢梭活动教学思想的基本观点30-33
- 一、原则:学以致用30-31
- 二、实施:行以求知31-32
- 三、方法:启发诱导32-33
- 第二节 杜威活动教学思想的基本观点33-37
- 一、原则:“从做中学”33-34
- 二、实施:经验课程34-35
- 三、方法:唤醒本能35-37
- 第四章 卢梭与杜威的活动教学思想的共性37-42
- 第一节 重视儿童对活动的兴趣37-38
- 第二节 反对纯理论教学38-39
- 第三节 注重启发诱导39-40
- 第四节 重视经验的作用40-41
- 第五节 强调儿童天性的价值41-42
- 第五章 卢梭与杜威的活动教学思想的差异42-46
- 第一节 活动教学目的的侧重点不同42-43
- 第二节 心理学观点的落脚点不同43-44
- 第三节 活动教学的实践方式不同44
- 第四节 活动课程的设置不同44-46
- 第六章 卢梭与杜威的活动教学思想之比较的借鉴46-51
- 第一节 更新课程观念,设置活动课程46-47
- 第二节 重视经验的作用,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47-48
- 第三节 强调从体验中学,促进生命成长48-49
- 第四节 重视师生互动,,优化教学过程49
- 第五节 注重探究性学习,培养创造能力49-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黎明;;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经验教育理论及其现实价值[J];江苏教育研究;2015年01期
2 刘黎明;;“本能”与“生长”:杜威的自然教育思想[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年02期
3 刘黎明;刘汝萍;;彰显童年的价值:卢梭儿童观新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1期
4 李朝军;;卢梭与杜威教育思想之比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蒋雅俊;;杜威的经验课程观[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6 李亚娟;;关于卢梭与杜威的生活教育观——论儿童的生活与教育[J];教育探索;2005年12期
7 任伟伟;;杜威“活动课程”理论述评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潘洪建;活动教学基本理论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赵鹤龄;活动教学疏正[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4期
10 文可义;活动教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J];学科教育;199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13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91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