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穷人教育学:裴斯泰洛齐乡村教育思想诠释

发布时间:2014-07-07 17:10

  瑞士著名教育家约翰·亨利希·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一生致力于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教育构想,尤其是探索一种普遍适用于穷人的教育模式。” [1 ]为改善穷苦人的生活处境,他不惜身陷贫困之境。“他的心是如此地同情穷人的痛苦,以致自己也时常陷入贫困之中。” [2 ]裴斯泰洛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终生献身于穷人的教育事业,被世人誉为“穷人的救星”。裴斯泰洛齐“穷人教育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在奠定其世界教育史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崇高地位的同时,也为其赢得全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一、基于乡村与服务乡村的教育:穷人教育学的实施空间
  裴氏生活的时代,瑞士正处于封建式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转制时期。裴氏眼中的瑞士乡村,经济凋敝,村民生活艰辛,陷于苦难和无望的煎熬之中。乡村的破败和乡民的苦难激起裴氏深深的思考和无限的同情。为改变瑞士乡村的命运,裴氏着手从两个方面开展自己的工作:“一是通过教育(从其最完满的意义上说);二是通过将一两种新工业(如棉纺)引入农村。” [3 ]
  第一,将“基于乡村与服务乡村”确定为穷人教育学的建构空间,直接源于裴氏对瑞士乡村教育的透彻观察。对于饱受工业化潮流冲击的瑞士乡村教育的破败与空疏景象,裴氏作出了切实而具体的描述:“我越是观察人们,就越发现在乡村或学校教室里所看到的情景——从书本倾泻给他们的洪流般的东西,都消逝在迷雾之中了,那湿乎乎的阴暗的迷雾,给人们的既不是湿润,也不是干燥,带给人们的既没有白天的优越,也没有黑夜的好处。……这种学校教学对于绝大多数和最下层阶级的人们来说,是完全无用的。” [3 ]包括瑞士在内的整个欧洲民众教育是一种最破旧、最脆弱和最无用的教育体系,“欧洲用其特殊的艺术和科学的金色本文由收集整理头顶接触到云端,但是应当作为其金顶的基础的民众教育,却好像巨大塑像的脚,是最破旧、最脆弱、最无用的泥土。” [4 ]因而,裴氏决意构建一种基于乡村并服务于乡村的穷人教育学体系,并在年轻时代宣布:“怎样依靠简陋的贫民院既安全又方便地把穷人教育成人,探索这方面的路子,将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 [4 ]
  第二,将“基于乡村与服务乡村”确定为穷人教育学的建构空间,还奠基于裴氏改变乡村教育不平等现象的民主主义立场之上。裴氏对乡村民众运用知识改善自身命运的能力报以充分信任,“要真正地解决贫困除非我们能更普遍地确信在人身上——因而也在穷人身上——隐藏着种种能力,这些能力对那些知道如何使用它们的人来说是用之不尽的财富” [3 ]。裴氏决意以自身的行动致力于改善村民生活的伟大事业。
  裴氏对于广大的乡村贫民百姓不能接受相应的教育以及教学实践中的不平等现象深怀不满,曾巧设“教学大厦”喻,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大厦的上层宽敞明亮,但为少数人居住;中层居住的人就多得多,但却不得登上顶层;大厦的底层住着的是无数的贫民百姓。“本来他们与最上层的人们有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的同等权利,但是,他们住在没有星光的小屋里,不仅不能摆脱令人难受的黑暗,而且视线受限,双眼变盲,使他们甚至都不能仰望大厦的上层。” [3 ]裴氏认为,就整体而言,“穷人的孩子比富人的孩子需要有更为精致的教学方法” [3 ]。裴氏深感自己有责任通过教育发展穷人天性,减轻穷人困苦。“我对穷人的真实状况看得愈清楚,笔耕文化传播,我就愈加感到有责任应以一种适合于穷人的状况与需要的方式帮助穷人。在明了教育穷人应发展其自身天性的巨大力量之后,我必须首先致力于在这种力量中寻找减轻其困苦的手段。” [5 ]
  第三,裴氏穷人教育学建构空间的确定,还是其乡村教育实践逐步推进的结果。始于1767年的新庄(Neuhof)农场试验,是裴氏以实际行动改善乡村村民命运、建构其穷人教育学的最早尝试。裴氏的初衷在于把新庄创办成为一个示范性农场,通过引导村民改进生产技术,进而实现提高生产和改善生活的目的。新庄农场试验失败之后,裴氏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新庄孤儿院的事业中。裴氏与孤儿们同生活,同劳动,在劳动实践中向儿童提供基本的阅读、写作和计算教育。虽然,经费上的捉襟见肘最终中断了裴氏旨在改善乡村民众生活命运的新庄试验,不过,这十几年的乡村农业生产和教育改革,为裴氏穷人教育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最初的社会实践基础,1781至1787年间陆续出版的《林哈德和葛笃德》即是其系统总结自身关于乡村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结果,是裴氏对于工业化进程中瑞士乡村教育发展命运关注与思考的结果,也成为裴氏“基于乡村与服务乡村”穷人教育学建构空间意识确定和实施的出发点。
  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关注和穷人教育学的构建还一直贯穿于裴氏斯坦茨(Stans)孤儿院、布格多夫(Burgdorf)市立幼儿师范学校和伊佛东(Yverdon)学院的实践之中,贯穿于裴斯泰洛齐一生的事业之中。 “穷人可以受教育”,“村民应该接受教育”的信念支撑着裴氏在极端艰难的境况下思考和完善穷人教育学体系。“人的教育,整个人民的教育,尤其是穷人的教育,在我脑海里萦回。” [5 ]裴氏将知识和理性确定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得力手段,将教育普通民众,使其掌握必要的知识,拥有改善自身社会生活的能力作为乡村教育的目的。具体来说,乡村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两个层面的理想:社会层面上,为社会造福,使高尚的穷人和自己思想上渴望的天下得以造就和实现;在个人层面上,把每个儿童培养成为掌握实用知识,能独立思考、体格健康、道德完善的个人。

本文编号:2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5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